中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
眼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眼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中药治疗近视眼的方法主要有口服汤剂、针灸疗法、耳穴压豆、穴位敷贴和食疗调理。近视眼在中医理论中多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有关,需结合个体体质辨证施治。

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等中成药常用于肝肾阴虚型近视,表现为视物模糊伴头晕耳鸣。决明子、菊花、枸杞配伍的汤剂可清肝明目,适用于用眼过度导致的假性近视。需由中医师根据舌脉象调整组方,连续服用1-3个月观察效果。
选取睛明、攒竹、四白等眼周穴位配合足三里、三阴交等远端穴位,通过银针刺激改善眼部血液循环。临床常采用电针加强刺激,每周治疗2-3次,10次为1疗程。对调节性近视效果较明显,需配合减少近距离用眼。
在耳部眼、肝、肾等反射区贴敷王不留行籽,通过持续按压刺激调节脏腑功能。该方法操作简便适合儿童,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1-2分钟,贴敷3天后更换耳朵。需注意皮肤过敏者禁用。

将决明子、密蒙花等药材研末调敷于太阳穴、风池穴,通过透皮吸收发挥药效。敷贴4-6小时后去除,避免皮肤刺激。对缓解视疲劳效果显著,可与眼保健操同步进行。
日常可食用蓝莓、胡萝卜、黑芝麻等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推荐枸杞猪肝汤、菊花决明子茶等药膳,每周食用2-3次。需注意脾胃虚寒者应减少寒凉食材摄入。

中药治疗需配合科学用眼习惯,每用眼40分钟应远眺5分钟。定期进行视力检查,青少年近视进展较快者建议联合光学矫正。避免在强光或昏暗环境下阅读,保持每天2小时以上户外活动。若出现眼痛、视物变形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眼底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