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治疗黄疸性肝炎

黄疸性肝炎可通过一般治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黄疸性肝炎通常由病毒感染、酒精性肝病、药物性肝损伤、自身免疫性肝炎、胆道梗阻等原因引起。
黄疸性肝炎患者需卧床休息,减少体力消耗。饮食以高热量、高蛋白、低脂肪为主,适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避免饮酒及使用肝毒性药物,每日饮水量保持在1500-2000毫升。病情稳定后可逐步恢复轻度活动,但需避免剧烈运动。
病毒性肝炎患者可遵医嘱使用恩替卡韦片、富马酸替诺福韦二吡呋酯片等抗病毒药物。胆汁淤积明显者可选用熊去氧胆酸胶囊、腺苷蛋氨酸肠溶片促进胆汁排泄。严重黄疸患者可能需要使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等保肝药物。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功能指标变化。
胆道梗阻引起的黄疸性肝炎可能需要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解除梗阻。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可考虑肝移植手术。急性肝衰竭患者可能需要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术前需全面评估患者肝功能储备及手术耐受性。
中医辨证属肝胆湿热证者可选用茵栀黄颗粒、柴胡疏肝散等方剂。气滞血瘀证患者可使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期间需配合清淡饮食,忌食辛辣油腻食物。中药汤剂宜温服,每日1剂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4-8周。
合并腹水患者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使用呋塞米片、螺内酯片利尿。肝性脑病患者需控制蛋白质摄入,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降低血氨。消化道出血患者需禁食,使用注射用生长抑素等药物止血。所有并发症均需在医生指导下规范处理。
黄疸性肝炎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饮食注意营养均衡,可适量食用瘦肉、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新鲜蔬菜水果每日摄入不少于500克。严格戒酒,避免使用对肝脏有损害的药物。定期复查肝功能、肝炎病毒标志物、腹部超声等检查,遵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出现乏力加重、尿色加深、意识模糊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