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采血的相关介绍

乙型肝炎采血主要通过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来诊断感染状态,常用项目包括乙肝五项、HBV-DNA定量等。采血前需空腹8-12小时,避免剧烈运动,采血后需按压针眼3-5分钟防止出血。
乙肝五项是乙型肝炎采血的核心检测项目,包含乙肝表面抗原、乙肝表面抗体、乙肝e抗原、乙肝e抗体和乙肝核心抗体。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提示存在病毒感染,乙肝表面抗体阳性代表具有免疫力。HBV-DNA定量能直接反映病毒复制活跃程度,数值越高传染性越强。肝功能检测中的谷丙转氨酶和谷草转氨酶可评估肝脏损伤程度,胆红素指标能反映胆汁排泄功能。部分情况下需加做肝脏超声或弹性成像检查辅助判断肝纤维化程度。
采血前3天应避免高脂饮食和饮酒,防止影响血脂和转氨酶结果。采血当天需保持平静状态,情绪波动可能导致某些指标异常。若正在服用抗病毒药物,需告知医生以便调整检测时间。采血后24小时内避免针眼接触水,出现局部淤青可冷敷处理。建议携带既往检查报告便于医生对比病情变化,40岁以上人群或长期携带者应每3-6个月定期复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