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膜后血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消化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357次浏览

关键词: #中医 #腹膜

腹膜后血肿的中医辨证治疗

腹膜治疗后血肿以固脱为主,配合现代医学积极抢救。轻证或术后药物主要用于理气活血、清热解毒、疏肝健脾

具体内容如下:

1、内治法

①血虚气脱

治法:益气固脱,回阳救逆。

方药:独参汤人参9g或参加汤加味人参6g,炮附子3g。如果出汗冷,呼吸弱,可以加肉桂、干姜、黄芪等温阳益气;如果出血不止,可以加鹤草、侧柏叶、藕节止血;如果心悸失眠,可以加远志、玉竹、北沙养胃生津。

②瘀血内阻

治疗:活血化瘀

方药:膈下逐瘀汤加减当归9g,川芎9g,赤芍9g,桃仁6g,红花6g,枳壳9g,丹皮9g,香附9g,延胡索9g,乌药9g,五灵脂9g,甘草6g。损伤后腹痛严重者,可加落得打,王不留行行血化瘀;腹胀明显者,可增加腹皮、槟榔,理气导滞;术后疼痛可加泽兰、苏木散瘀破血;如有呕血者,则为败血流入胃,加味芎劳汤加减川芎、当归、白术、百合、荆芥。

③热毒蕴结

治疗:清营凉血,解毒通里。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减犀角3g,赤芍9g,生地黄9g,丹皮9g。神晕可加牛黄、黄连、栀子清心开窍;腹胀腹痛可加桃仁、红花、桔子、香附,理气活血止痛。

2、外治法

外敷热毒腹痛,仙人掌去皮刺1块,大蒜1瓣,共捣碎,局部敷。一天一次。

3、中成药

①云南白药:每次3g,每日2~三次,口服。治疗肠道损伤出血者。

②紫雪丹:每次0.5g~1g,每日2~三次,口服。用于热毒内涵,高热狂躁者。

③逍遥丸:每次6次g,一天三次,口服。用于肝郁脾虚腹痛。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