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律失常有哪些症状?6大信号提示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症状主要有心悸、胸闷、乏力、头晕、晕厥和心前区不适等。心律失常可能与遗传、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药物影响、心脏结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心跳不规则、过快或过慢,严重时可导致血流动力学障碍。
心悸是心律失常最常见的症状,患者自觉心跳沉重、快速或不规则。生理性心悸可能与情绪激动、剧烈运动有关,通过休息可缓解。病理性心悸常见于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可能与心肌缺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通常伴随出汗、呼吸困难等症状。可遵医嘱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盐酸普罗帕酮片、盐酸胺碘酮片等药物。
胸闷多由心脏供血不足引起,患者感到胸部压迫感或窒息感。轻度胸闷可能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有关,病理性胸闷常见于房颤、室速等快速性心律失常,通常伴随心前区疼痛、气促等症状。可能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心肌炎等疾病相关,需通过心电图确诊。可选用盐酸地尔硫卓片、盐酸维拉帕米片等药物。
乏力表现为持续性的体力下降,严重心律失常导致心输出量减少时尤为明显。生理性乏力常见于睡眠不足,病理性乏力多见于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等缓慢性心律失常,通常伴随面色苍白、活动耐力下降。可能与病态窦房结综合征、高钾血症等因素有关。需根据病因使用阿托品注射液或植入心脏起搏器。
头晕多因脑供血不足所致,常见于心率低于40次/分或高于160次/分的情况。一过性头晕可能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持续性头晕需警惕室性心动过速、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等严重心律失常,通常伴随黑朦、恶心等症状。可能与长QT综合征、脑血管病变有关。需紧急处理原发病,必要时使用硫酸镁注射液。
晕厥是心律失常最危险的症状,提示心源性脑缺血发作。反射性晕厥多见于年轻人群,心源性晕厥常见于室颤、窦性停搏等致命性心律失常,通常伴随抽搐、尿失禁等症状。可能与肥厚型心肌病、Brugada综合征等疾病相关。需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后期可考虑植入ICD除颤器。
心前区不适表现为隐痛、刺痛或紧缩感,需与心绞痛鉴别。功能性不适多见于心脏神经官能症,器质性不适常由房扑、预激综合征等引起,通常伴随肩背部放射痛。可能与心包炎、心肌梗死等疾病相关。需完善动态心电图检查,可选用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苯妥英钠片等抗心律失常药物。
心律失常患者应保持规律作息,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戒烟限酒。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监测每日心率变化。出现持续心悸伴意识障碍、胸痛超过15分钟不缓解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不可自行调整抗心律失常药物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