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桃体切除的标准

耳鼻喉科编辑 医点就懂
312次浏览

关键词: #扁桃体 #扁桃

扁桃体切除的标准主要包括反复发作的急性扁桃体炎扁桃体肥大导致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扁桃体周围脓肿、扁桃体肿瘤或疑似肿瘤、以及影响正常吞咽或呼吸功能。

1、反复感染

每年发作超过7次急性扁桃体炎,或连续2年每年发作超过5次,或连续3年每年发作超过3次,且每次发作伴随发热、咽痛等症状,经抗生素效果不佳时,可能需手术切除。此类情况表明扁桃体已失去免疫防御功能,成为病灶。治疗需结合细菌培养选择敏感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头孢克洛胶囊等,但长期反复感染建议手术干预。

2、阻塞症状

扁桃体Ⅲ度肥大导致上气道阻塞,引发睡眠呼吸暂停、夜间憋醒、白天嗜睡等症状,或儿童出现生长发育迟缓、颌面畸形时需手术。多导睡眠监测可明确阻塞程度。保守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喷雾(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可能缓解部分症状,但严重者需切除扁桃体及腺样体。

3、脓肿形成

单侧扁桃体周围脓肿反复发作或对抗生素治疗无效时,需手术切除病灶扁桃体。脓肿可能引发颈部间隙感染甚至败血症,需急诊切开引流并静脉使用抗生素如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术后需监测体温及吞咽功能恢复情况。

4、肿瘤病变

扁桃体不对称肿大伴溃疡、出血,或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淋巴瘤等恶性肿瘤时需扩大切除。术前需完善CT或MRI评估浸润范围,可能联合放疗化疗。良性肿瘤如乳头状瘤若影响功能也可考虑切除。

5、功能损害

长期扁桃体炎导致风湿热、肾小球肾炎等全身并发症,或吞咽困难、营养不良时需手术。此类患者需术前评估心肾功能,术后需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如青霉素V钾片,并监测相关指标。儿童患者应评估手术对免疫系统的影响。

术后需保持口腔清洁,使用复方氯己定含漱液漱口,避免剧烈运动1-2周。饮食从流质逐步过渡到软食,避免过热或刺激性食物。观察有无出血或感染迹象,如唾液中带血、发热需及时就医。儿童患者家长应协助记录睡眠质量及饮食摄入量,定期复查评估手术效果。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