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排干净耳朵里的脓

关键词: #耳朵
关键词: #耳朵
耳朵流脓可通过清理分泌物、使用抗生素滴耳液、口服抗感染药物、鼓膜穿刺引流、鼓室成形术等方式处理。耳道流脓多由外耳道炎、中耳炎、鼓膜穿孔等疾病引起,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使用无菌棉签轻柔擦拭外耳道可见脓液,禁止深入掏挖。生理盐水冲洗可帮助清除黏稠分泌物,操作需由医护人员完成。化脓期间避免耳道进水,洗澡时可用防水耳塞保护。
氧氟沙星滴耳液能抑制铜绿假单胞菌等常见致病菌,适用于细菌性外耳道炎。氯霉素滴耳液对流感嗜血杆菌引起的中耳炎有效。使用前需将药液温热至体温,滴药后保持患耳朝上5分钟。
头孢克洛干混悬剂可治疗急性细菌性中耳炎,对肺炎链球菌有较强抗菌活性。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能覆盖产酶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期间需足疗程用药,避免耐药性产生。
当中耳积液压力过高时,耳鼻喉科医生可能行鼓膜穿刺术。使用特制穿刺刀在鼓膜前下方切开2毫米,吸出脓液后局部滴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有助于缓解疼痛并促进愈合。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导致鼓膜永久穿孔时,需采用耳内镜下鼓室成形术。取颞肌筋膜修补穿孔鼓膜,同期清除病变听小骨。术后需保持耳道干燥,避免用力擤鼻,定期复查听力恢复情况。
耳道流脓期间应保持耳部清洁干燥,睡眠时患耳朝上避免压迫。饮食宜清淡,限制辛辣刺激食物摄入。出现发热、剧烈头痛或面瘫等症状需立即急诊处理。康复阶段避免游泳、潜水等可能导致耳道进水活动,擤鼻时应单侧交替进行。定期复查耳内镜观察愈合情况,听力下降持续超过2周需进行纯音测听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