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地说明如何区分心绞痛

心血管内科编辑 健康真相官
100次浏览

关键词: #心绞痛

心绞痛主要通过典型症状、诱发因素、缓解方式和辅助检查进行区分。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压榨性疼痛,常放射至左肩或下颌;诱发因素多为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心电图和冠脉造影是重要诊断手段。

1、典型症状

心绞痛典型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样、紧缩样疼痛,持续时间多为3-5分钟,疼痛可向左肩、左臂内侧、颈部或下颌放射。部分患者仅表现为胸闷或烧灼感,老年人和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无痛性心肌缺血。疼痛性质与肋间神经痛、胃食管反流等疾病的钝痛或刺痛有明显区别。

2、诱发因素

稳定型心绞痛多由体力活动、情绪激动、饱餐或寒冷刺激诱发,停止活动后症状逐渐缓解。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在静息状态下发作,与冠脉斑块破裂或血栓形成相关。需注意与呼吸系统疾病如气胸或消化系统疾病如胆绞痛的诱因相鉴别,后者常与体位变动或进食油腻食物有关。

3、缓解方式

心绞痛发作时休息或舌下含服硝酸甘油可在1-3分钟内缓解,若超过10分钟未缓解需警惕心肌梗死。非心源性胸痛如肌肉骨骼疼痛通常通过改变体位或局部按摩缓解,胃食管反流则需服用抑酸药物才能改善。硝酸甘油无效时需考虑主动脉夹层或肺栓塞等急症。

4、辅助检查

发作时心电图可见ST段压低或T波倒置,症状缓解后恢复正常。冠脉CTA或冠脉造影能明确血管狭窄程度,心肌酶谱检查用于排除心肌梗死。心脏超声可评估心室壁运动异常,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诱发隐匿性心肌缺血。需与X线检查显示的肺炎、胸膜炎等非心脏病变相鉴别。

5、危险分层

根据加拿大心血管学会分级,Ⅰ级为剧烈活动后发作,Ⅳ级为轻微活动或静息时发作。高危患者表现为48小时内反复发作、持续时间延长或伴血压下降,需紧急血运重建。低危患者可通过药物控制,中危患者需择期介入治疗。合并糖尿病、肾功能不全者预后较差。

日常需避免过度劳累和情绪波动,戒烟限酒,控制血压血糖。饮食以低盐低脂为主,适量进食深海鱼和坚果。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定期复查血脂和心电图。出现胸痛持续不缓解、伴冷汗或意识模糊时须立即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