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检查和治疗方法是什么
妇科编辑
医言小筑
妇科编辑
医言小筑
盆腔炎可通过妇科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主要有抗生素治疗、物理治疗和手术治疗。盆腔炎通常由细菌感染引起,可能表现为下腹痛、异常阴道分泌物等症状。

妇科检查是诊断盆腔炎的基础方法,医生通过双合诊或三合诊检查子宫及附件区压痛情况。急性期可见宫颈举痛、子宫压痛,慢性期可能触及附件增厚或包块。检查时需注意排除妊娠相关疾病,同时采集宫颈分泌物进行病原体检测。
需进行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检测,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升高。宫颈分泌物培养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常见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等。尿妊娠试验可排除异位妊娠,必要时进行HIV、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筛查。
经阴道超声能清晰显示输卵管增粗、盆腔积液等改变,严重者可发现输卵管卵巢脓肿。对于复杂病例可采用MRI检查,能更准确评估炎症范围。CT检查适用于合并其他腹腔脏器感染的情况。

轻中度患者可口服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联合甲硝唑片,重度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衣原体感染推荐使用阿奇霉素分散片,疗程一般14天。治疗期间应避免性生活,性伴侣需同步治疗。
慢性盆腔炎可采用超短波、微波等物理疗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和炎症吸收。中药灌肠配合下腹部热敷也能缓解症状。对于输卵管积水患者,可考虑宫腹腔镜联合手术解除粘连。

盆腔炎患者治疗期间应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利于炎症局限。饮食需保证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蛋类等,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会阴清洁,每日更换内裤,治疗结束后3个月需复查超声评估恢复情况。急性发作期禁止盆浴、游泳及剧烈运动,慢性期可进行瑜伽等温和锻炼增强免疫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