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末期的耳朵像堵塞一样

妊娠末期耳朵像堵塞一样的感觉,可能与生理性因素或病理性因素有关,常见原因有妊娠期鼻咽部充血、咽鼓管功能障碍、分泌性中耳炎、耵聍栓塞、妊娠期高血压等。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排查。
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可导致鼻咽部黏膜充血水肿,可能影响咽鼓管通气功能,出现耳闷塞感。通常伴随鼻塞、流涕等上呼吸道症状。可通过生理盐水鼻腔冲洗、抬高睡眠体位缓解,避免用力擤鼻。若症状明显,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盐酸赛洛唑啉鼻用制剂等减充血剂。
增大的子宫压迫下腔静脉可能引起头颈部静脉回流受阻,导致咽鼓管黏膜肿胀。表现为耳内闷胀感、听力轻度下降,打哈欠或咀嚼时可能出现短暂缓解。建议通过反复吞咽动作、咀嚼无糖口香糖促进咽鼓管开放,避免潜水或高空快速升降等气压变化活动。
妊娠期免疫力变化可能诱发中耳积液,产生耳闷、耳痛及传导性听力下降。查体可见鼓膜内陷或液平面。需耳鼻喉科确诊,可遵医嘱使用桉柠蒎肠溶软胶囊促进黏液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术。禁止自行使用滴耳液以免刺激黏膜。
妊娠期耵聍腺分泌增多可能形成栓塞,表现为单侧耳道堵塞感、耳鸣或反射性咳嗽。须由医生用耵聍钩或冲洗法取出,避免用棉签自行掏挖导致损伤。日常可用碳酸氢钠滴耳液软化耵聍,但孕晚期操作需谨慎。
血压升高可能导致内耳微循环障碍,出现双侧耳闷伴头晕、视物模糊等症状。需监测血压及尿蛋白,确诊后需严格遵医嘱使用甲基多巴片等降压药物,限制钠盐摄入,每日卧床休息不少于10小时,出现抽搐或意识改变需立即急诊处理。
妊娠末期出现耳闷症状需避免自行处理,特别是禁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建议保持环境湿度40%-60%,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侧卧位休息减轻静脉压迫。若伴随头痛、视力改变或胎动异常,须立即产科急诊。定期产检时应向医生详细描述耳部症状,必要时转诊耳鼻喉科进行声导抗测试或耳内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