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怎么办?

产科编辑 医普小新
95次浏览

关键词: #早产

早产可通过卧床休息、抑制宫缩治疗、促胎肺成熟、预防感染、及时分娩等方式干预。早产通常由胎膜早破子宫畸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多胎妊娠、宫内感染等原因引起。

1、卧床休息

出现规律宫缩但宫颈扩张未达临产标准时,需绝对卧床并采取左侧卧位。减少活动可降低子宫敏感性,避免刺激诱发宫缩。建议使用胎心监护仪监测胎儿状况,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预防卧床导致的静脉血栓。

2、抑制宫缩治疗

遵医嘱使用盐酸利托君注射液或阿托西班注射液等宫缩抑制剂。这类药物通过阻断子宫平滑肌收缩信号延缓分娩,使用时需持续心电监护,警惕孕妇心率加快或血糖升高。治疗期间需限制液体摄入量,每24小时不超过2500毫升。

3、促胎肺成熟

孕周不足34周时需肌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促进胎儿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生成。标准疗程为4剂分次注射,可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用药期间需监测孕妇血糖水平,糖尿病孕妇需调整胰岛素用量。

4、预防感染

胎膜早破者需静脉滴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绒毛膜羊膜炎。感染是诱发早产的重要因素,抗生素治疗可延长孕周。治疗期间需每日检测体温和血常规,出现发热或白细胞升高需及时调整用药方案。

5、及时分娩

宫口开大超过3厘米或出现胎儿窘迫时需终止妊娠。孕周超过34周且胎肺成熟者可选择自然分娩,不足32周建议剖宫产。分娩前需准备好新生儿复苏设备,早产儿出生后需立即转入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孕妇出现10分钟内超过3次的规律宫缩需立即就医。日常需避免提重物、长途旅行等可能诱发宫缩的行为,保持会阴清洁预防上行感染。饮食注意补充优质蛋白和铁剂,推荐每日摄入鸡蛋1-2个、瘦肉100克、西蓝花等深色蔬菜。建议每周进行胎心监护和超声检查评估宫颈长度,妊娠期高血压患者需每日监测血压变化。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