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贪食症什么症状都有

神经性贪食症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的暴食行为、清除行为以及对体重体型的过度关注。神经性贪食症的症状主要有暴食失控感、频繁催吐或滥用泻药、过度运动补偿、牙齿腐蚀、电解质紊乱等。建议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心理干预和营养管理。
患者会在短时间内摄入远超正常量的食物,且伴有强烈的失控感。暴食行为通常秘密进行,常选择高热量易吞咽的食物,发作后产生强烈的羞愧或内疚情绪。暴食频率可能达到每周数次,且持续三个月以上。暴食时可能伴随进食速度异常加快、忽略饱腹感等症状。
患者会通过自我诱导呕吐、滥用利尿剂或泻药等方式清除摄入的食物。催吐行为可能导致手背出现特征性牙印或瘢痕。长期催吐会引发唾液腺肿大、胃酸反流等问题。部分患者会交替使用禁食、过度运动等补偿行为,形成暴食-清除的恶性循环。
患者对体重和体型存在病态关注,常出现体象障碍。即使体重正常或偏低,仍持续恐惧发胖。可能频繁称重、照镜子检查体型,或回避社交进食场合。这种焦虑往往与暴食行为形成互为因果的关系,需要通过认知行为治疗进行干预。
反复呕吐可导致牙釉质腐蚀、腮腺肿大等口腔问题。电解质紊乱可能引发心律失常、肌无力等严重后果。长期营养不良会出现月经紊乱、胃肠道功能异常。部分患者伴随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严重时可能出现自伤行为。
患者常囤积食物或出现偷窃食物的行为。可能制定严苛的饮食规则,一旦打破即触发暴食。部分患者会回避需要公开进食的社交活动,或用餐后立即去卫生间催吐。这些行为模式需要通过专业的心理治疗进行矫正。
神经性贪食症患者需建立规律的饮食计划,每日保证三餐两点心避免过度饥饿。选择富含优质蛋白和复合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鸡蛋、燕麦等帮助稳定血糖。避免囤积或接触触发暴食的高风险食品。家属应提供非评判性支持,协助记录饮食日记并定期随访营养科和心理科。恢复期可进行温和的有氧运动如散步、瑜伽,但需避免补偿性过度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