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下垂如何治疗

关键词: #胃下垂
关键词: #胃下垂
胃下垂可通过腹肌锻炼、饮食调整、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胃下垂通常与腹肌松弛、长期消瘦、多次妊娠、内脏韧带松弛、慢性消耗性疾病等因素有关。
加强腹肌力量有助于支撑下垂的胃部,推荐进行仰卧抬腿、平板支撑等低强度训练。每日重复进行10-15分钟,避免剧烈运动导致腹腔压力骤增。合并腰椎疾病者需在康复师指导下训练。
少量多餐减轻胃部负担,每餐摄入量控制在200-300毫升。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蒸蛋、软烂面条,避免豆类、碳酸饮料等产气食物。餐后保持坐位或半卧位30分钟,禁止立即平卧。
胃动力药如多潘立酮片可促进胃排空,消化酶制剂如胰酶肠溶胶囊能改善消化功能。合并反酸时可使用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所有药物需遵医嘱使用,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针灸取穴中脘、足三里等可增强脾胃功能,配合艾灸神阙穴改善中气下陷。中药方剂常用补中益气汤加减,需由中医师辨证施治。体质调理周期通常需要2-3个月。
重度胃下垂合并顽固性呕吐时,可考虑胃固定术或胃悬吊术。微创手术如腹腔镜下胃折叠术创伤较小,术后需佩戴腹带3-6个月。手术适应证需经消化内科和外科医师共同评估。
胃下垂患者日常应避免提重物、突然弯腰等增加腹压的动作,睡眠时抬高床头15-20厘米。体重过低者需逐步增加营养,目标体重指数维持在18.5-23.9。定期复查胃部B超监测下垂程度变化,出现持续腹胀、呕吐需及时就诊。合并焦虑抑郁情绪时可进行呼吸训练等心理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