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诊断真菌性前列腺炎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小灵通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小灵通
真菌性前列腺炎可通过前列腺液检查、尿培养、影像学检查、症状评估及病史询问等方式诊断。真菌性前列腺炎通常由白色念珠菌等真菌感染引起,可能伴随尿频、会阴部疼痛等症状。

通过直肠指检获取前列腺液样本,显微镜下观察是否存在真菌菌丝或孢子。若发现真菌成分可辅助诊断,同时需排除细菌性前列腺炎。检查前应避免使用抗真菌药物以免干扰结果。
采集清洁中段尿进行真菌培养,阳性结果结合临床症状可提示真菌感染。尿培养需重复进行以提高检出率,部分患者可能需配合前列腺按摩后尿液检查。培养时间通常需要3-7天。
经直肠超声可观察前列腺结构变化,如出现不均匀回声或钙化灶可能提示慢性炎症。CT或MRI适用于复杂病例,可评估是否合并前列腺脓肿等并发症。

典型症状包括排尿灼热感、会阴部钝痛及性功能障碍,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血精。症状持续时间超过3个月需考虑慢性真菌性前列腺炎,急性发作时可能伴随发热。
长期使用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剂、糖尿病控制不佳、近期泌尿系统操作史均为高危因素。需详细询问既往抗真菌治疗情况及药物过敏史,帮助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确诊后应避免长时间久坐,每日饮水保持2000毫升以上。饮食需限制高糖食物摄入,适当补充含益生菌的发酵乳制品。治疗期间禁止饮酒,会阴部可每日温水坐浴10-15分钟缓解不适。所有抗真菌药物均需严格遵医嘱足疗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