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胞疮是怎么回事

皮肤科编辑 医路阳光
46次浏览

脓胞疮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皮肤表面化脓性疾病,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或溶血性链球菌,常通过皮肤接触或共用物品传播,好发于儿童及免疫力低下者。其特征性表现为皮肤上出现充满脓液的小水疱,破裂后形成厚厚的黄色结痂。

脓胞疮的发病原因主要与外部环境、个人卫生和机体免疫状态有关。外部因素如高温、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皮肤的角质层损伤,加上过度出汗、皮肤不清洁为细菌入侵提供条件。自身因素如免疫力低、皮肤已有破损(如擦伤、虫咬)使得感染风险显著增加。当细菌进入皮肤后,释放毒素引起局部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脓疱的形成。

治疗上,轻度脓胞疮通常可以通过外用抗生素药膏如红霉素软膏、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乳膏来控制病情,需每日清洗患处并涂药。病情较重时或范围较广时,可以口服抗生素如氟氯西林、头孢呋辛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在治疗期间,应避免抓挠和传播感染,保持手部及环境清洁,尤其需避免皮肤间接接触传染。若病情反复或不愈,应及时就医接受详细检查及培养,以精确指导治疗。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勤洗手、避免与感染者共用毛巾等用品,增强免疫力来预防脓胞疮。同时,若发现皮肤有擦伤、虫咬等情况,应及时清理并覆盖伤口,避免感染风险。对于儿童人群,家长需注意皮肤卫生监督,一旦出现症状宜尽早干预以减少传播。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