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炎和增生的区别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前列腺疾病编辑
健康陪伴者
前列腺炎和前列腺增生是两种不同的前列腺疾病,主要区别在于病因、症状和治疗方式。前列腺炎通常由感染或炎症引起,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前列腺增生则是前列腺组织增生导致尿道受压,常见于中老年男性,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流变细等。两者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上存在明显差异。

前列腺炎多由细菌感染或非感染性炎症引起,可能与久坐、憋尿、免疫力下降等因素有关。急性细菌性前列腺炎通常伴随发热、寒战等全身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则可能反复发作。前列腺增生属于良性病变,与年龄增长和雄激素水平变化密切相关,组织增生导致尿道机械性梗阻,但无感染或炎症表现。
前列腺炎以排尿刺激症状为主,如尿频、尿急、排尿灼热感,可能伴随会阴部胀痛或骨盆区域不适。部分患者会出现精液带血或性功能障碍。前列腺增生则以排尿梗阻症状为特征,如尿流细弱、排尿踌躇、夜尿增多,严重时可出现尿潴留,但通常无疼痛感。
前列腺炎可发生于各年龄段男性,中青年患者多见,尤其是长期骑车、久坐办公人群。前列腺增生好发于50岁以上男性,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60岁以上男性中超过半数存在前列腺增生表现。

前列腺炎诊断需结合尿常规、前列腺液检查及细菌培养,部分患者需进行超声检查。前列腺增生主要通过直肠指诊、前列腺超声和尿流率测定评估,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量表是常用评估工具,必要时需检测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以排除恶性病变。
细菌性前列腺炎需使用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等,配合α受体阻滞剂缓解症状。慢性前列腺炎可采用温水坐浴、前列腺按摩等物理疗法。前列腺增生轻症可用坦索罗辛缓释胶囊、非那雄胺片等药物,中重度患者可能需要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或激光汽化术等手术治疗。

前列腺疾病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骑车或久坐,适量饮水但睡前减少液体摄入。饮食上限制辛辣刺激食物和酒精,保持规律性生活有助于前列腺健康。出现血尿、持续排尿困难或发热等症状时需及时就医,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前列腺病变。50岁以上男性建议每年进行前列腺相关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