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息肉要拿掉吗

关键词: #肠息肉
关键词: #肠息肉
肠息肉是否需要切除需根据息肉大小、病理类型及症状综合判断,通常直径超过5毫米或有癌变倾向的息肉建议切除。
肠息肉是肠黏膜表面突起的异常组织,多数为良性但存在恶变风险。直径1-5毫米的小息肉若无症状可暂不处理,定期进行肠镜复查即可。这类息肉生长缓慢,癌变概率较低,通过改善饮食习惯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减少红肉及加工食品,配合适度运动可延缓进展。若复查发现息肉增大或形态异常,则需考虑内镜下切除。
直径超过5毫米的息肉或病理提示腺瘤性息肉通常建议切除。这类息肉癌变风险显著增加,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或黏膜下剥离术能有效清除病灶。绒毛状腺瘤、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等特殊类型即使较小也需积极干预。伴有便血、肠梗阻等症状的息肉无论大小均应切除以缓解症状并明确病理诊断。术后需根据病理结果制定随访计划,一般建议1-3年复查肠镜。
肠息肉患者术后应保持低脂高纤维饮食,每日摄入不少于25克膳食纤维,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避免长期吸烟饮酒,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定期复查肠镜能及时发现复发或新发病灶,40岁以上人群建议每3-5年进行筛查。出现持续腹痛、排便习惯改变等症状需及时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