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热有什么症状 浅析出血热的四个症状

传染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23次浏览

关键词: #血热 #症状

出血热是由汉坦病毒等病原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早期识别症状对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出血倾向、肾功能损害和低血压休克,需立即就医。

1.发热

出血热初期表现为持续高热,体温可达39-40℃,伴随头痛、眼眶痛和肌肉酸痛。这种"三痛"症状与普通感冒不同,退烧药效果有限。发热期通常持续3-7天,体温波动与病毒血症程度相关。患者需卧床休息,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退热。

2.出血倾向

病程第4-6天出现皮肤瘀点、结膜充血等毛细血管损伤表现,严重者有鼻出血、牙龈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这与病毒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有关。血小板计数下降至50×10⁹/L以下时,需输注血小板悬液,必要时使用止血敏、维生素K等药物辅助治疗。

3.肾功能损害

少尿期特征为尿量少于400ml/天,伴随蛋白尿和血尿。病毒直接攻击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损伤。此时需严格控制液体入量,采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必要时进行血液透析。饮食应限制钾、钠摄入,选择优质低蛋白食物如鸡蛋清、鱼肉等。

4.低血压休克

部分患者在发热后期突发面色苍白、四肢湿冷等休克表现,与血管通透性增加导致的血浆外渗有关。抢救需快速补液,首选平衡盐溶液,配合多巴胺等血管活性药物。恢复期应循序渐进增加活动量,补充维生素B族和蛋白质促进修复。

出血热具有起病急、进展快的特点,出现可疑症状后12小时内就诊能显著改善预后。疫区居民应做好防鼠灭鼠工作,野外作业时穿戴防护装备,出现发热伴出血倾向立即到传染病专科医院排查。恢复期患者需定期复查肾功能和电解质,避免剧烈运动3个月以上。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