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护理注意事项都有什么呢

幼儿急疹护理需重点关注降温、补液和皮肤护理,避免并发症。主要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补充水分、保持皮肤清洁,同时观察精神状态变化。
1.发热处理
幼儿急疹通常伴随39℃左右高热,持续3-5天。建议采用温水擦浴(颈部、腋窝、腹股沟)辅助退烧,水温控制在32-34℃。退热贴可贴于额头或后颈,每4小时更换一次。避免使用酒精擦浴,防止皮肤刺激。体温超过38.5℃时,按医嘱使用布洛芬混悬滴剂或对乙酰氨基酚栓剂,两次用药间隔不少于6小时。
2.补液管理
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需达到800-1000ml。母乳喂养者增加哺乳次数,配方奶喂养者每2小时补充30-50ml温水。可选用口服补液盐Ⅲ,每次腹泻后补充50-100ml。苹果汁稀释后(1:1比例)能补充电解质,西瓜汁含丰富水分但需去籽过滤。避免饮用含糖饮料,防止渗透性腹泻。
3.皮肤护理
皮疹出现后保持皮肤干燥,穿纯棉透气衣物。洗澡水温控制在37-38℃,不使用沐浴露。局部瘙痒可涂炉甘石洗剂,每日2-3次。剪短指甲防止抓伤,夜间可戴纯棉手套。出疹期避免阳光直射,外出时使用物理防晒(遮阳帽、婴儿车遮阳棚)。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细小脱屑,涂抹无香精婴儿润肤霜即可。
4.饮食调整
发热期提供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藕粉、蔬菜泥。恢复期逐步添加蛋黄泥、南瓜粥等易消化食物,蛋白质摄入从每日20g逐渐增至40g。避免新添加辅食,暂停蛋清、海鲜等易过敏食物。进食量减少属正常现象,不强求进食量,保证水分摄入更重要。
5.隔离观察
传染期持续至退热后24小时,避免接触其他婴幼儿。每日测量体温4次,记录发热曲线。注意观察有无抽搐(眼球上翻、四肢强直)、嗜睡拒食等异常。皮疹3天后未消退或出现化脓,需就医排除其他疹性疾病。病后1个月内避免接种疫苗,免疫功能完全恢复需2-3周。
幼儿急疹护理核心是创造舒适恢复环境,90%患儿可自愈。重点监测体温变化曲线,保持尿量每日6-8次,皮疹期不用特殊药物治疗。如出现持续高热超过72小时、抽搐或精神萎靡,应立即儿科急诊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制剂,促进免疫功能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