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病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

中医养生编辑 医点就懂
10次浏览

关键词: #结核病 #结核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侵犯肺部但可累及全身器官。早期规范治疗治愈率超过90%,延误诊治可能导致肺纤维化、多器官衰竭等严重并发症

1. 结核病的传播与高危人群

结核杆菌通过空气飞沫传播,当感染者咳嗽、打喷嚏时释放的含菌微粒被他人吸入可致病。免疫低下者如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人群更易感。婴幼儿、老年人因免疫力较弱也属高风险群体。密切接触者如家庭成员、医护人员需特别注意防护。

2. 典型症状与诊断方法

持续咳嗽超过2周、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是肺结核典型三联征。部分患者出现咯血、胸痛、消瘦症状。肺外结核可表现为淋巴结肿大、血尿、骨关节疼痛等。诊断需结合胸部X光片、痰涂片抗酸染色、γ-干扰素释放试验等检查,分子生物学检测能快速确认菌株耐药性。

3. 规范治疗方案

一线抗结核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需四联用药6-8个月。耐药结核需选用贝达喹啉、利奈唑胺等二线药物18-24个月。治疗期间每月复查肝肾功能,全程实施直接面视督导治疗(DOTS)。合并糖尿病者需同步控制血糖,HIV阳性患者应进行抗病毒治疗。

4. 预防与康复措施

新生儿接种卡介苗可预防重症结核。保持居室通风,接触患者佩戴N95口罩。康复期应保证优质蛋白摄入,每日鸡蛋、鱼肉、豆制品不少于3份。适度进行呼吸操锻炼,采用腹式呼吸法每天3组,每组10次。戒烟限酒,保证7小时睡眠增强免疫力。

结核病防治需坚持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原则。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到结核病定点医疗机构检查,确诊患者需严格完成全程治疗。密切接触者应进行潜伏感染筛查,预防性服药可降低85%发病风险。社会公众需消除歧视,共同营造有利于结核病控制的支持性环境。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