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什么

肾病综合征最常见的并发症是感染、血栓栓塞和急性肾损伤。这些并发症与低蛋白血症、免疫紊乱及高凝状态密切相关,需通过药物干预、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监测进行预防管理。
1. 感染
肾病综合征患者因大量蛋白尿导致免疫球蛋白丢失,同时激素治疗进一步抑制免疫功能。常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肺炎链球菌感染)、泌尿道(大肠杆菌感染)及皮肤(蜂窝织炎)。预防措施包括接种肺炎球菌疫苗,每日用生理盐水漱口3次降低口腔感染风险,体温超过38℃时需立即就医。
2. 血栓栓塞
低蛋白血症刺激肝脏合成凝血因子,血液呈高凝状态。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约30%,肾静脉血栓占15%,肺栓塞最危险。临床使用低分子肝素(如依诺肝素40mg/日)抗凝,严重血栓时采用尿激酶溶栓。患者应避免久坐,卧床时每2小时活动下肢,监测D-二聚体水平。
3. 急性肾损伤
有效血容量不足导致肾灌注下降,多见于微小病变型肾病复发时。表现为血肌酐短期内升高50%,需紧急处理。治疗方案包括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10g/日)联合呋塞米利尿,限制每日饮水量在1000ml以内。出现无尿症状需立即进行肾脏替代治疗。
肾病综合征并发症管理需采取三级预防策略:感染防护重点在门诊阶段,血栓预防贯穿激素治疗全程,肾损伤监测集中于病情活动期。建议患者每月复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凝血四项及肾功能,水肿加重或突发胸痛时应24小时内就诊。长期预后与并发症控制程度直接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