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的一般治疗措施有哪些

手足口病主要通过抗病毒治疗、对症护理和隔离防护缓解症状,多数患儿7-10天可自愈。关键措施包括药物退热、皮肤护理和饮食调整。
1. 抗病毒与对症药物治疗
利巴韦林喷雾剂可直接作用于口腔疱疹,缩短病程;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用于38.5℃以上发热,每4-6小时给药一次;西替利嗪滴剂缓解瘙痒症状,每日两次。避免使用阿司匹林以防瑞氏综合征。
2. 皮肤黏膜护理方案
疱疹破裂处涂抹炉甘石洗剂,每日3次;使用生理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指甲修剪平整避免抓伤,穿纯棉衣物减少摩擦。合并细菌感染时需外用莫匹罗星软膏。
3. 营养支持与隔离管理
选择常温流食如米汤、藕粉,避免酸性食物刺激溃疡;冷藏酸奶可缓解吞咽疼痛。患儿粪便用含氯消毒剂处理,玩具每日煮沸消毒。隔离期应持续至症状消失后1周。
4. 重症识别与就医指征
持续高热超过3天、呕吐咖啡样物或肢体抖动需急诊处理。EV71型感染者可能出现脑干脑炎,需监测心率血压。重症病例需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剂量为1g/kg/日。
手足口病防控需家庭与托幼机构协同,接种EV71疫苗可预防重症。恢复期仍具传染性,需继续观察1个月。保持环境通风与手卫生是阻断传播的关键措施,接触患儿后应用含醇速干手消毒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