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如何护理 手足口病4大护理措施要掌握

手足口病可通过隔离防护、皮肤清洁、口腔护理、饮食调整、症状监测等方式护理。
患儿需单独使用餐具、毛巾等物品,避免与其他儿童密切接触。居家隔离时间不少于发病后2周,疱疹完全结痂前禁止返校或前往公共场所。家长接触患儿前后需用含氯消毒剂洗手,患儿分泌物污染的衣物需煮沸消毒。
疱疹未破溃时可外用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破溃后涂抹莫匹罗星软膏预防感染。每日用温水清洗皮肤2次,避免使用碱性肥皂。修剪患儿指甲并佩戴棉质手套,防止抓破疱疹。衣物选择宽松透气的纯棉材质。
进食后用生理盐水或碳酸氢钠溶液漱口,婴幼儿可用棉签蘸取溶液清洁口腔。溃疡处可喷涂开喉剑喷雾剂促进愈合。避免进食过热、过酸或坚硬食物,流质饮食温度建议控制在30℃以下。
选择牛奶、米汤、蒸蛋等温凉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少量多餐补充营养。发热期间每日饮水量需达到100-120毫升/公斤体重。可适量食用西瓜汁、绿豆汤等清热解毒的饮品,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
护理期间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若持续高热超过3天、肢体抖动或呕吐需立即就医。恢复期可逐步增加瘦肉粥、蔬菜泥等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维生素B族和维生素C。保持居室通风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患儿被褥需经常暴晒消毒。病情稳定后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疲劳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