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便时尿道刺痛是怎么回事

小便时尿道刺痛常见于尿路感染、尿道结石或性传播疾病,需根据具体病因进行抗感染、排石或针对性治疗。主要诱因包括细菌感染、尿路梗阻、局部刺激等,及时就医明确诊断是关键。
1. 尿路感染
细菌侵入尿道引发炎症是常见原因,女性因尿道较短更易发生。典型症状为排尿灼热感伴随尿频尿急。大肠杆菌感染占80%以上。治疗需口服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克肟或磷霉素,疗程3-7天。保持每日饮水2000ml以上,可饮用蔓越莓汁辅助抑制细菌附着。
2. 尿道结石
尿液中矿物质结晶形成的微小结石通过尿道时产生机械性刺激。常见于高钙饮食或代谢异常人群。直径小于6mm的结石可通过多喝水、服用坦索罗辛等药物促进排出。跳跃运动配合倒立体位有助于结石移动,每日跳绳200次分两组进行效果较佳。
3. 性传播疾病
淋球菌或衣原体感染引起的尿道炎会出现脓性分泌物伴刺痛。高危性行为后3-5天出现症状需警惕。确诊需进行尿道分泌物PCR检测。多西环素、阿奇霉素是常用治疗药物,性伴侣需同步治疗。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使用安全套可降低80%感染风险。
4. 化学性刺激
避孕套润滑剂、沐浴露等产品所含的苯扎氯铵可能引发接触性尿道炎。表现为使用新产品后突发刺痛,无分泌物。停用可疑产品后症状多在24小时内缓解。用生理盐水冲洗尿道可加速化学物质排出,必要时口服抗组胺药缓解过敏反应。
出现排尿刺痛需留取清洁中段尿送检,尿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提示感染。反复发作需进行泌尿系统超声排除结构异常。糖尿病患者、孕妇等特殊人群出现症状应立即就医。治疗期间避免辛辣食物和酒精,选择纯棉透气内裤减少摩擦。症状持续超过48小时或出现发热、腰痛需急诊处理,可能提示肾脏感染等严重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