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什么方法

发布时间:2020-09-1656627次浏览

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方法是什么,这是很多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都会问到的一个问题,了解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方法很重要,如果在生活中我们能及时发现身体的异常,及时做出诊断,尽早做出治疗,就可以少受病痛,恢复健康。

1.上腹痛最常见症状是上腹疼痛,大多数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有此症状。上腹部疼痛多数无规律,与饮食无关。疼痛一般为弥漫性上腹部灼痛、隐痛、胀痛等。常常因为吃了冷食、硬食、辛辣或其他刺激性食物而症状加重,少数与气候变化有关。

2.腹胀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多有腹胀,常常因为胃内潴留食物、排空延迟、消化不良所致。

3.嗳气患者有嗳气,表明胃内气体增多,经食管排出,使上腹饱胀暂时缓解。

4.反复出血为常见症状,出血原因为在慢性浅表性胃炎基础上并发的一种胃黏膜急性炎症改变。

5.其他食欲不振、反酸、恶心、呕吐、乏力、便秘或腹泻等。

6.体征检查时有上腹压痛,少数患者可有消瘦及贫血。

在日常生活中如果发现胃部有异常,我们还应该及时到医院进行一些必要的检查进行诊断,不要一拖再拖,造成严重后果,才后悔没去医院。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健康的身体。

相关推荐

慢性浅表性胃炎没有症状需要治疗吗
如果患者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需不需要治疗的话,主要是根据临床的症状,还有镜下的一些表现。如果说临床症状明显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针对一些主要的症状来进行对症治疗,如果镜下的表现为糜烂,充血水肿等一些严重的症状,根据这种情况是需要治疗的,所以症状不是很明显的话,镜下的表现也没有,这个时候就不需要去干预,如果胃镜报告有慢性浅表性胃炎,本身并没有任何症状,就不需要治疗,相反,如果有相关的症状,比如食欲减退,反酸,上腹部不适,甚至出血,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症治疗,这类疾病对健康的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容易复发,建议及早就医。
语音时长 01:11

2021-04-22

58776次收听

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可以怀孕吗
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怀孕吗?正在进行备孕的时候,竟然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特别不舒服并且反反复复特别烦人,这个情况还能怀孕吗,下面就向你介绍,得了慢性浅表性胃炎能怀孕吗:
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很多人并不了解,以致于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此病,为了减少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发病率,我们有必要了解造成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是什么,针对病因加强预防,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些这方面的内容。
如何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
我们要确诊一种疾病都要去医院做很多大大小小的检查,慢性浅性胃炎也是如此,做胃部检查有时候会很痛苦,但是为了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再苦也要忍着,这样才能更好的进行治疗,那么如何检查慢性浅表性胃炎大家一起来了解下。
慢性浅表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是否严重与病情轻重有关。如果症状较轻,一般不严重;若症状严重有明显不适症状,不但影响正常生活和工作,还可诱发并发症,甚至发展为胃癌。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复发吗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复发。若再次受到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饮食不当等,均可造成病情再次复发。
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怎么治疗
治疗非萎缩性胃炎伴糜烂,可以服用促进胃肠动力药、胃粘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根除幽门螺杆菌。非萎缩性胃炎病人,有胆汁反流,或同时有腹胀、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可以服用吗丁啉,增加胃动力,或者用结合胆酸、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达喜,进行治疗。目的主要是缓解消化不良的症状,以及减少胃黏膜的炎治疗症。非萎缩性胃炎病人如果同时有胃黏膜的损伤或腹痛症状比较严重,会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选用抗酸药或抑制胃酸的药物,常用有PPI制剂也就是质子泵抑制剂,比如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埃索美拉唑;还有就是氢受体拮抗剂,比如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药物;如果病人同时有比较严重的心理因素伴有消化不良的症状,还会加用抗精神类的药物,抗抑郁或抗焦虑的药物。国内外对非萎缩性胃炎治疗还有一个标准,如果患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同时又有消化不良症状的非萎缩性胃炎,要彻底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这样才能更好的缓解症状,更好的对损伤的胃黏膜进行保护。
语音时长 01:40

2020-02-18

54607次收听

非萎缩性胃炎能自愈吗
非萎缩性胃炎能不能自愈,个人的饮食习惯、保养情况,以及情绪方面的调节,这些对于胃炎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在饮食上能做到饮食清淡、吃柔软富含营养的食品,避免食用麻辣、刺激、生冷、坚硬的食品,胃黏膜就能得到修复。非萎缩性胃炎是容易治愈的,因为非萎缩性胃炎实际上就是一种轻度的胃炎,临床上也叫浅表性胃炎,它是有区别于萎缩性胃炎的。萎缩性胃炎是比较严重的胃炎,病变已经发展到黏膜下,影响到了胃的肌层的血管、腺体,以及出现黏膜的粗糙等病变叫做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不容易治愈的,必要时要进行很好的药物治疗和饮食调整。非萎缩性胃炎,只要能做到饮食有节,好好保养,是能够自愈的。而且在平时也要注意身心的调整,因为确保身心娱乐这一个保持乐观的心态。再有就是积极参加一些有氧运动,包括散步、跑步、跳绳、游泳等,对于非萎缩性胃炎的自愈都有帮助。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18

62589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有一部分浅表性胃炎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所诱发的,还有一些是由于不良的一些饮食结构造成的,比如说刺激性的食物、饮酒、吸烟,还有精神的心理的因素,还有一部分是由于药物引起的,比如说解热镇痛类的药物,还有一些激素类的药物都能够导致胃部的炎症,导致浅表性的胃炎。慢性浅表性胃炎是非常普遍的一种胃炎的类型,是在所有胃炎类型当中,病变程度最轻,是最为普遍的。大多数做完胃镜的人拿到手上的报告,都会写着有慢性的浅表性的胃炎。也只有极少数的一些少年儿童,胃黏膜是完全的光滑的,这时报道上写的都是正常的胃黏膜。
语音时长 01:46

2020-02-18

60376次收听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症状是什么
慢性浅表性胃炎症状有个体差异,临床症状比较多样,常见有胃酸过多及胃动力不足现象,比如上腹痛、腹胀、嗳气、恶心呕吐等。大部分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的不适症状,仅仅通过胃镜检查而发现。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最常见的上消化道疾病,也是比较轻微的慢性炎症,胃镜底下仅仅表现为黏膜的充血水肿,治疗相对也比较简单,预后良好,治疗主要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幽门螺杆菌感染主张四联疗法杀菌治疗,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症治疗即可,比如抑制胃酸、保护胃黏膜、增加胃动力等,同时需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以免反复发作。
语音时长 01:34

2020-02-17

60207次收听

01:34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原因有很多,目前公认的最主要原因是与HP感染有关。HP也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幽门螺旋杆菌。它是上个世纪所发现的一种定植在胃黏膜里的细菌,它可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幽门螺旋杆菌不仅与慢性胃炎有关,而且与慢性胃炎进一步发展、消化性溃疡和胃癌的发生都有关系。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和患者的饮食规律有关。患者如果长期饮食不规律,就很容易得浅表性胃炎。另外还和饮酒有关系。因为酒精可以直接造成胃黏膜的损伤。所以长期饮酒的患者特别容易得慢性浅表性胃炎。另外,浅表性胃炎还和家族体质有一定关系。
01:45
浅表性胃炎与萎缩性胃炎如何区别
慢性胃炎主要分为两大类:慢性浅表性胃炎也就是我们说的非萎缩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它们的区别是萎缩性胃炎是伴有腺体数目的减少,也就是胃黏膜发生了萎缩,一些分泌性的腺体出现了减少。这个时候就可以诊断为萎缩性胃炎。而萎缩性胃炎和浅表性胃炎在症状上是不容易区分的。它们主要是通过胃镜以及胃镜下的病理来诊断的。胃镜下萎缩性胃炎可以看到胃黏膜呈花斑样的改变,可以看到发白的黏膜增多。而且由于胃黏膜变白,可以看到胃黏膜下的小血管。病理活检是诊断萎缩性胃炎的金标准。
01:35
慢性浅表性胃炎如何诊断
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一般会有一定的症状,比如像是上腹部的胀痛、隐痛、反酸、烧心、嗳气、呃逆或者消化不良这些症状。这种症状一般持续时间比较长,或者是和季节相关的。比如春秋交替的时候容易发作。除了有这些症状,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诊断还需要结合胃镜。胃镜下发现胃黏膜有充血表现,或者是伴有糜烂。可以通过病理活检来进行进一步的明确。病理活检会发现胃黏膜有炎性的病变,另外诊断慢性浅表性胃炎还可以做HP的检查。HP也就是幽门螺旋杆菌。
01:42
慢性浅表性胃炎会癌变吗
原则上,慢性浅表性胃炎是有可能发生癌变的。但是慢性浅表性胃炎到发生癌变,要经过一个漫长的过程。慢性浅表性胃炎到胃癌,是经过浅表性胃炎到胃黏膜的萎缩,然后发生肠化,到异型增生,然后逐渐加重,才会发展成胃癌。这个过程一般要持续十几年、二十几年的时间。而且不是所有浅表性胃炎的患者都会发生癌变。所以得了浅表性胃炎的患者,不必担心胃炎会不会发展成胃癌。
01:36
慢性浅表性胃炎怎么治疗
慢性浅表性胃炎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症状而定。一般我们可以选择的药物有抑酸药物和胃黏膜保护药物两大类。抑酸药物包括H2受体拮抗剂和质子泵抑制剂两种。H2受体拮抗剂主要是法莫替丁和雷尼替丁。而质子泵抑制剂包括雷贝拉唑、奥美拉唑、潘妥拉唑以及埃索美拉唑等。它们的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的分泌,从而减少胃黏膜的损伤。另一部分药物是胃黏膜保护药物,它可以保护胃黏膜,使胃黏膜免受损伤。常用的药物有复方铝酸铋、枸橼酸铋钾,还有铝碳酸镁等。另一些常用的还有促进胃黏膜修复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