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原体肺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支原体肺炎通常需要进行血清学检测、核酸检测、胸部影像学检查、血常规检查和痰培养检查等。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指导治疗。
1、血清学检测
血清学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支原体特异性抗体水平来辅助诊断。IgM抗体阳性提示近期感染,IgG抗体阳性可能反映既往感染或免疫反应。该检查操作简便但可能存在假阳性,需结合临床表现判断。
2、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采用PCR技术检测呼吸道标本中的支原体DNA,具有高灵敏度和特异性。咽拭子或痰液样本均可用于检测,能在感染早期快速确诊,是当前重要的诊断方法。
3、胸部影像学检查
胸部X线或CT可显示肺部浸润影,常见表现为单侧斑片状阴影,多位于下叶。影像学检查能评估病变范围,但缺乏特异性,需与其他肺炎类型鉴别。
4、血常规检查
血常规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可能增高。部分患者可能出现C反应蛋白升高,这些指标可辅助判断感染程度。
5、痰培养检查
痰培养可分离支原体病原体,但培养周期较长且阳性率较低。该方法多用于科研或特殊病例诊断,临床实用性相对有限。
确诊支原体肺炎后应注意保持充足休息,多饮水促进排痰,避免剧烈运动。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咳嗽时注意遮挡口鼻。若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复诊。治疗期间遵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导致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