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踝骨折和脚踝崴有什么区别
脚踝骨折和脚踝崴的区别主要在于损伤程度不同,脚踝骨折是骨骼断裂,脚踝崴是韧带或软组织损伤。
脚踝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或高强度扭转导致,表现为剧烈疼痛、无法承重、局部畸形或骨擦感,需通过X线确诊。常见类型包括内踝骨折、外踝骨折或双踝骨折,严重时可能伴随关节脱位。治疗需根据骨折类型选择石膏固定、手术复位内固定等方式,恢复期较长。
脚踝崴多为韧带拉伤或部分撕裂,常因足部内翻或外翻引起,表现为肿胀、淤血、活动受限但可勉强行走。轻度崴伤通过休息、冰敷、加压包扎可缓解,重度韧带损伤可能需支具固定或康复训练,一般不会遗留长期功能障碍。
无论是骨折还是崴伤,初期均应停止活动并抬高患肢以减少肿胀。骨折患者需严格遵医嘱进行康复训练,避免过早负重;崴伤者在疼痛缓解后可逐步进行踝关节稳定性练习,如弹力带训练或平衡垫锻炼。日常注意选择防滑鞋具,运动前充分热身,高危活动时佩戴护踝器具有助于预防损伤。若伤后48小时肿胀疼痛未减轻或加重,应及时复查排除隐匿性骨折或韧带完全断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