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疙瘩是疾病吗

瘢痕疙瘩是一种皮肤疾病,属于异常瘢痕增生性病变。瘢痕疙瘩主要表现为皮肤损伤愈合后局部结缔组织过度增生,形成突出于皮肤表面的硬结,可能伴有瘙痒或疼痛。
瘢痕疙瘩的发生与创伤修复过程异常有关。皮肤受到外伤、手术切口或炎症刺激后,成纤维细胞过度增殖并分泌大量胶原蛋白,导致真皮层增厚形成隆起性瘢痕。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轻微创伤即可诱发瘢痕疙瘩。好发部位包括胸骨前区、肩背部、耳垂等张力较大的区域。
瘢痕疙瘩具有持续生长特性,可能多年不消退并逐渐扩大。病变初期呈粉红色或红色,表面光滑发亮,后期可能变为暗红色或褐色。部分患者瘢痕疙瘩会侵犯周围正常皮肤,形成蟹足样延伸。瘙痒症状在天气变化时可能加重,抓挠会刺激瘢痕继续增生。
瘢痕疙瘩需要与增生性瘢痕进行鉴别。增生性瘢痕局限于原始伤口范围内,通常会在1-2年内自行软化消退。而瘢痕疙瘩超出原始损伤范围生长,很少自然消退。组织病理学检查可见瘢痕疙瘩中存在大量漩涡状排列的胶原纤维束,成纤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瘢痕疙瘩的治疗需要综合干预。早期可尝试硅酮制剂外敷或皮质类固醇局部注射。较大病灶可采用手术切除联合放射治疗。压力疗法对预防复发有一定效果。新型治疗手段包括冷冻治疗、激光治疗和抗肿瘤药物局部注射等。治疗期间需要避免搔抓和摩擦刺激。
预防瘢痕疙瘩形成需注意皮肤护理。有瘢痕体质者应避免不必要的皮肤穿刺或美容手术。伤口愈合期间保持清洁干燥,可使用减张胶布降低皮肤张力。出现异常瘢痕增生迹象时及时就医干预。日常注意防晒,避免瘢痕色素沉着。均衡饮食有助于伤口修复,适当补充维生素C和锌等营养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