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肌缺血有啥症状
心肌缺血的症状主要有胸闷胸痛、心悸气短、乏力头晕、恶心出汗、肩背放射痛等。心肌缺血通常由冠状动脉狭窄、痉挛或栓塞导致心肌供血不足引起,可能发展为心绞痛或心肌梗死。
1、胸闷胸痛
心肌缺血最常见的症状是心前区压榨性疼痛或闷胀感,疼痛可能持续数分钟,常在体力活动或情绪激动时诱发,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缓解。疼痛范围约手掌大小,可能向颈部或下颌放射。
2、心悸气短
患者常自觉心跳不规律、过快或过慢,伴随呼吸急促感,轻微活动即感气喘。这是由于心肌缺氧导致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代偿性加快心率所致,平卧位时症状可能加重。
3、乏力头晕
因心脏输出量减少,脑部供血不足会出现持续疲劳感、四肢无力,严重时站立时眼前发黑甚至晕厥。部分患者会伴有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神经系统症状。
4、恶心出汗
心肌缺血发作时可能刺激迷走神经,引发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同时伴随冷汗淋漓,皮肤湿冷。这种出汗与体温无关,多集中在额头、手心等部位。
5、肩背放射痛
约30%患者疼痛会向左肩胛区、左上臂内侧放射,少数表现为牙痛或上腹痛。这种牵涉痛易被误诊为骨关节病或胃炎,需要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心肌缺血患者应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避免动物内脏等高胆固醇食物;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每次30分钟以内;戒烟限酒,保证7-8小时睡眠;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指标,遵医嘱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片等药物,随身携带硝酸甘油片以备急救;出现持续胸痛超过20分钟或伴意识障碍时须立即拨打急救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