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是什么意思

66390次浏览

体检时,可能很多人会出现平均红细胞体积的升高或降低,平均红细胞体积指的是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一般用于检查或治疗各种贫血疾病,有很多人看不懂体检报告,不知道平均红细胞体积的作用,那么,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1.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是什么情况
  它是指人体单个红细胞的平均体积,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有正常范围值的,只要不会在正常范围值出现大幅度波动,平如果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的话,说明这个人处于贫血状态,多见于缺铁性贫血
  一般情况下,小幅度的波动,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不用做专门的治疗,不会引起太大问题。通常只是由于患者身体出现贫血,所以导致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

2.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应该怎么调理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会造成贫血,例如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小细胞性贫血。一般情况下来说,平均红细胞体积不会过低,就不会引起太大的问题。当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时,应该注意调理身体,要注意培补气血,气血并补。
  要多吃高蛋白食物,多吃水果蔬菜,尤其是菠菜等含铁性丰富的食物,要注意调理身体,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不可过度劳累,贫血女性不能节食减肥,以免身体状况出现恶化。

平均红细胞体积偏低,可能是由于缺铁性贫血,地中海贫血等引起,虽然不用做专门的治疗,但是在饮食方面要注意多补充维生素,多吃高蛋白食物。要注意补充气血,贫血的女性不能节食减肥,要注意补充营养,多吃猪肝,菠菜等食物,注意调理身体,保证身体健康。

相关推荐

血清淀粉样蛋白a240严不严重
血清淀粉样蛋白a是一种急性相蛋白,是一种炎性疾病急性反应期间的特异性指标,正常值在100以内,当人体遭受细菌或者病毒感染引发严重时,肝脏合成的血清淀粉样蛋白会有升高。如果目前的血清淀粉样蛋白a数值在240左右,应该是比较严重的,此时算是明显升高,考虑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可能。第一,最常见于的就是细菌和病毒感染,如新生儿脓毒血症、菌血症;敏感菌引起的呼吸、泌尿或者消化道感染,都会伴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各种病毒性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腺病毒、肠道病毒、EB病毒等,都会造成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血清淀粉样蛋白a和超敏C反应蛋白的变化特点基本一致,通常在感染后6-8小时开始升高,48小时左右达到高峰期。积极抗感染或者抗病毒治疗7-10天后,该急性相蛋白会逐渐恢复到正常。第二,移植排斥反应,如肾脏移植手术后,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显著升高,和人体的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有一定关系。第三,肺结核病人也会有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此时也会伴有肺结核的典型症状和体征,如午后盗热、夜间盗汗、刺激性咳嗽、咳嗽带痰等。第四,见于一些风湿免疫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患者,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浓度会呈现慢性升高状态。第五,冠心病的活动期,有些患者也会出现血清淀粉样蛋白a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54

2021-12-30

94714次收听

引起血小板低原因
正常成人外周血中血小板计数范围是(100-300)×10^9/L,低于100×10^9/L就是血小板减少。引起血小板减少的常见原因有:第一,药物因素的影响,如流感病毒感染以后病人发热,有些人用了消炎止痛药物、退烧药物氨基比林,容易引起血小板减少,此外磺胺类药物、氯霉素等药物,也可能会引起血小板数量的减少,这属于少见的药物副作用。第二,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体内于产生了针对血小板的抗体,血小板被大量破坏后导致数量明显减少。第三,再生障碍性贫血,此时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三种血细胞都会明显减少,和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有关系,骨髓造血异常的情况下,巨核细胞不能正常的生产血小板了,所以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减少,而且可能出现不成熟的巨大血小板的情况。第四,白血病,也称为血癌,是造血系统的一种恶性肿瘤性疾病,此时骨髓造血功能异常,所以红细胞、血小板数量都会明显减少,但是白细胞增多。第五,环境刺激因素或者说有毒物质造成的,如苯、甲醛、二甲苯、环磷酰胺等长期作用下,造成骨髓内巨核细胞生成血小板的过程受阻,外周血中血小板数量就会减少,血小板形态异常。第六,一些疾病造成血小板减少,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系统性红斑狼疮、脾功能亢进等。
语音时长 01:51

2021-12-30

101297次收听

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高什么情况
白细胞是由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组成,对人体有防御作用,白细胞升高提示机体内有急性炎症反应,C-反应蛋白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可以激活补体,促进吞噬细胞吞噬作用,清除体内的病原微生物和致病菌。如果进行检查白细胞高,C-反应蛋白也高,可能的原因有:第一,急性炎症反应,细菌或者病毒感染最为常见,白细胞中如果淋巴细胞高,提示病毒感染的可能性比较大,流感初期有C-反应蛋白和淋巴细胞的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或者单核细胞明显升高,考虑细菌感染可能性大,如敏感菌所引起的急性扁桃体炎、支气管肺炎,泌尿生殖系统的炎症如急性尿道炎、急性肾盂肾炎等。此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情况下也可能会出现白细胞和C-反应蛋白的明显升高,C-反应蛋白比较敏感,但是不具有组织特异性。第二,可能是应激或者急性创伤因素下造成的一种急性反应,在这种情况下肝脏合成的急性期蛋白就是C-反应蛋白,同时白细胞的防御作用也会让其数量增多。第三,风湿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性疾病,这类疾病急性期也会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白细胞可能轻微升高,此外多伴有类风湿因子或者相关免疫抗体的阳性。当出现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也升高的情况时,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生化检查结果、既往病史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病因,确诊病因以后积极进行治疗,控制目前的急性炎症反应。
语音时长 02:04

2021-12-30

94262次收听

宝宝缺铁性贫血有什么症状和危害
宝宝缺铁性贫血可能出现精神不振、胃口变差、智力发育异常等症状,部分患儿眼睑、口唇皮肤颜色会有所变化,或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少数患儿会存在异食癖,爱吃一些不健康的物体,如树皮、报纸、沙土等。
留置针回血一夜有没有事
对于长期输液的患者来讲,为了避免反复的针扎,造成血管损伤和痛苦,目前临床上会用留置针。如果更长期的输液,可能会用一些PRCC或者其他长期输液的手段,包括中心静脉置管等。留置针一般可以留置3天,在留置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保护。一般在不用留置针的时候,会用肝素液去冲管,让肝素留在留置针内,可能因为某些原因留置针封管不严,或者其他的引起原因,有可能会造成留置针的回血。一般留置针回血,因为有肝素的存在,它是一种不凝血,一般不会造成局部的血栓,也不会影响到留置针的使用。经过冲洗,再次封管以后,一般可以正常使用,到72小时以后再更换留置针即可。但是对于部分病人,比如有高度的血栓形成风险,或者是有其他的一些血液系统疾病的患者,保险起见在有留置针回血以后可以更换留置针。另外,在留置针留置期间,特别是不输液的时候,自身要加强保护。第一避免用手按摩局部的一些血管,特别是留置针扎的血管。留置针应用期间,洗澡的时候要注意保护留置针的部位避免造成感染。另外,留置针留置的地方,避免造成二次损伤,从而保护好留置针。
语音时长 01:56

2021-11-05

79018次收听

02:35
中性粒细胞比率偏高是什么病的征兆
中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外周血细胞中占白细胞总数的50%-70%,当中性粒细胞的比例超过75%时是中性粒细胞升高。中性粒细胞比率轻度偏高并没有临床诊断意义,如果明显偏高可能是以下疾病的征兆:第一,感染性疾病,因为中性粒细胞是人体抵抗外来病原菌入侵的重要免疫细胞之一,特别是细菌感染可以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大叶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化脓性扁桃体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如钩端螺旋体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血常规检查时中性粒细胞计数和百分比的明显升高。第二,一些血液系统的疾病,也可能引起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第三,在应激创伤、重大手术之后,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此外妊娠的状态下也可以出现白细胞的生理性增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03:28
血脂稠有哪些症状
血脂稠是一种比较笼统的说法,如果进行血脂四项检查,甘油三酯、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可以说是高脂血症、高胆固醇血症,这些情况都是血脂稠,血脂稠可能出现的症状主要有:一、血脂稠会引起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缓慢,会影响全身重要器官的供血、供氧,所以血脂稠的人容易在劳累后头晕,头疼,平时容易疲乏无力,不爱动,喜欢躺着,老年人也会出现耳鸣、眼花、健忘、睡眠质量下降等症状。二、血脂稠的情况下容易形成血栓,因为血液流动缓慢,加上高血脂损伤血管内皮,可能会造成血栓脱落的情况,这一类人群患脑血栓、冠心病,心肌梗死,门静脉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甚至肺栓塞的概率大大会增加。当发生重要器官的血栓性疾病时,症状往往很严重,甚至有生命危险。三、有皮肤的改变,脂肪沉积在皮肤下和眼睛周围,导致局部皮肤有黄色斑块脂肪粒,角膜周边有颜色改变。四、血脂稠的情况下还可能会以引起急性胰腺炎,是因为乳糜微粒栓子阻塞胰腺毛细血管,造成了胰腺细胞局限性坏死。血脂稠的人平时要严格控制饮食,坚持清淡低脂低盐饮食,尽量选择吃一些低脂肪、低热量的食物,日常生活中多吃蔬菜和水果,如木耳、白菜、洋葱、香蕉、苹果等,可以抗血栓,降血脂。要进行适当的体育运动,降低体重,对于肥胖造成的血脂黏稠有很大帮助。
01:39
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是什么意思
RB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低指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的原因是缺铁,常见于缺铁性贫血。缺铁的病人是因为长期慢性失血、铁摄入减少或者吸收利用的障碍所导致。临床上常见的小细胞低色素贫血,是血红蛋白降低伴有平均红细胞体积降低、平均血红蛋白含量降低和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经过有效的补铁治疗后,贫血可以被纠正,平均血红蛋白浓度也可以迅速恢复正常。此外,地中海贫血、炎症性贫血也可以引起平均血红蛋白浓度降低,但临床发生率较低。
02:51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偏高是怎么回事
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偏高,分为相对性还有绝对性的原因。相对性偏高,主要是由于血浓缩引起。血液浓缩常见的原因,包括空腹时间过长,采血引起的血浓缩。以及腹泻、呕吐、大面积的烧伤、长时间没有饮水,引起的脱水造成的相对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相对的增多。绝对的增多,包括呼吸系统疾病以及长期居住在高原的人,引起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含量增多。还有血科的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也是可以引起红细胞的持续的不断的升高。
02:55
血常规血白细胞偏低怎么回事
白细胞的正常范围是4~10×10^9个/L,一般认为白细胞小于2×10^9个/L的时候,就是一个偏低的状态。白细胞偏低最常见的应该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在1.5×10^9个/L以下的时候,认为是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最常见的应该是感染性疾病,病毒感染以及某些革兰氏阴性菌的细菌感染。还有药物性的引起的中性粒细胞的减少,也是有可能的。如果是中性粒细胞低到了1.0×10^9个/L以下,还要考虑,粒细胞减少是不是造血系统疾病自身引起的。
什么是嗜碱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是血液中白细胞的一种,在血液中,占白细胞比例比较小,占白细胞总数的0-1%。正常情况下,人体外周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正常值范围是(0-0.1)x10^9/L。如果血常检查,发现血液中嗜碱性粒细胞绝对值大于0.1x10^9/L,或者占白细胞总数的百分比超过1%,就说明嗜碱性粒细胞增多,属于异常情况。有可能是因为患有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炎症,或者是身体接触了某种过敏源,引起了过敏性反应,以及其他血液系统疾病等。需要结合临床症状,配合医生做进一步检查确诊,确诊后积极配合医生对症治疗。
语音时长 01:11

2021-05-20

64685次收听

白细胞计数偏高是怎么回事
细胞技术偏高最为常见的原因还是由于感染和炎症引起的,比如当人体有大面积的外伤创口或者是患有病毒性疾病时,也有可能是由于过敏反应导致的。除此之外,血液疾病也是会直接使这个白细胞数目出现异常的,比如当患上急性白血病之后,白细胞数会明显升高。
白细胞偏高是什么意思
白细胞偏高是指血液中的白细胞计数高于正常范围。白细胞是免疫系统中的一类细胞,主要负责抵抗感染和炎症。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是身体对感染、炎症、应激或其他疾病状态的一种反应。
熊猫血是什么血型
一般情况下,熊猫血是指RH血型阴性。如果RH血型阴性的患者出现不适,要及时就医。
血常规主要检查什么病
血常规主要检查贫血、白细胞异常、血小板异常、炎症和感染、肾脏疾病等,建议前往整个医院进行该检查。具体分析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