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宝宝长马牙了怎么办

54923次浏览

宝宝长马牙一般无须特殊处理,可通过保持口腔清洁、避免摩擦刺激、观察症状变化、调整喂养方式、及时就医等方式应对。马牙通常由上皮细胞堆积或牙板残留引起,属于新生儿常见生理现象。

1、保持口腔清洁

家长需用干净纱布蘸温水轻轻擦拭宝宝牙龈和口腔黏膜,每日重复进行1-2次。注意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哺乳后及时清理奶渍。生理盐水棉签也可辅助清洁,但禁止使用酒精或药物涂抹。

2、避免摩擦刺激

不要用针挑破或硬物摩擦马牙,防止继发感染。检查宝宝衣物标签是否摩擦面部,哺乳时母亲指甲需修剪圆滑。若宝宝频繁抓挠口腔,可暂时使用棉质手套。

3、观察症状变化

正常马牙为白色或黄白色米粒状隆起,2-3周内自行消退。家长需每日检查是否出现红肿、溃烂或发热,记录马牙数量变化。伴随流涎增多或拒食时需提高警惕。

4、调整喂养方式

母乳喂养时注意正确衔乳姿势,避免牙龈过度受压。奶瓶喂养可选用宽口径奶嘴,减少吸吮阻力。已添加辅食的宝宝可暂时给予温凉流质食物,避免过硬食物刺激。

5、及时就医

若马牙持续超过1个月未消退,或伴随口腔溃疡、颌下淋巴结肿大,需就诊儿科或口腔科。真菌感染引起的鹅口疮需遵医嘱使用制霉菌素混悬液,细菌感染可能需头孢克洛干混悬剂治疗。

家长应注意宝宝口腔护理用品单独消毒,避免与成人混用。哺乳期母亲需保持乳头清洁,人工喂养器具每日煮沸消毒。观察宝宝精神状态和进食量,马牙通常不影响正常生长发育,但合并持续哭闹、发热等症状时需排除手足口病等感染性疾病。定期儿童保健体检时可请医生评估口腔状况。

相关推荐

宝宝出生长牙是怎么回事
宝宝一出生就长牙,称为诞生牙,这是因为乳牙的牙胚,位于牙龈的黏膜下面非常表浅,所以在孩子出生的时候,就已经从牙龈上暴露出来了,一般情况下,宝宝是在4到6个月开始长出牙齿,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宝宝在刚出生就有牙齿,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分辨宝宝长的牙到底是诞生牙还是马牙。马牙是指孩子在出生的时候,在牙龈表面会有些白色的小点,这些小点稍微高出黏膜面,用手摸是硬的,这是一种发生在新生儿身上的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要做特殊的处理,过几个月可以自行的脱落,可以用局部按摩的方式,帮助孩子的马牙消失得快一点,宝宝也会感觉更加舒服。如果孩子长出的牙齿是真正的早出的乳牙,这个时候,乳牙的牙根还没有完全发育成熟,牙齿很可能表现出一些松动的痕迹,所以要随时观察孩子乳牙情况。如果有早出乳牙松动的情况,要及时地到医院进行就诊,通过X线片子的检查来进行相关的确定和诊断,如果松动很明显要拔除,如果不拔除,还在喂奶的时候,牙齿脱落掉入到口腔,可能出现误吞、误吸的情况,另外,孩子的口腔黏膜在早期是比较薄的,牙齿如果出现反复摩擦的时候,容易产生口腔黏膜的溃疡,引起局部的疼痛和感染的症状,所以要加强对口腔黏膜的保护,如果存在一些黏膜溃疡,要通过局部用药来改善,促进尽快地恢复。
语音时长 02:09

2021-11-05

86357次收听

马牙有哪些后遗症
马牙不会遗留后遗症,但是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继发性感染、新生儿败血症、化脓性脑膜炎等。
马牙严重吗
马牙是否严重要根据处理方法而定。处理得当并不严重。处理不当则会诱发较为严重性后果。
马牙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马牙早期症状不易被察觉,具有一定隐匿性。主要表现为:牙床有白色硬块、牙龈胀痒。
马牙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马牙的诱发因素主要包括:牙胚角质、正常生理性因素、病理性因素以及牙胚发育异常等。
马牙的好发人群有哪些
马牙发病人群具有局限性,主要发病人群为:刚出生4~6周左右婴儿,其他人群很少发病。婴儿长马牙具有无危害性、自行脱落等特点,不需要特异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