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腹泻有哪些症状
秋季腹泻主要表现为水样便、腹痛、发热、呕吐、脱水等症状。秋季腹泻通常由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多见于婴幼儿和免疫力低下人群。
1、水样便
水样便是秋季腹泻最典型的症状,粪便呈蛋花汤样或清水样,每日排便次数明显增多。轮状病毒感染时粪便常带有酸臭味,诺如病毒感染时可能伴随少量黏液。水样便容易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及时补充口服补液盐预防脱水。
2、腹痛
腹痛多表现为脐周阵发性绞痛,排便前疼痛加剧,排便后暂时缓解。婴幼儿可能通过哭闹、蜷缩身体表达不适。腹痛程度与肠道炎症反应相关,严重时可能影响进食和睡眠。
3、发热
约半数患者会出现低至中度发热,体温多在37.5-38.5摄氏度之间。轮状病毒感染初期可能出现高热,诺如病毒感染发热症状相对较轻。发热通常持续1-3天,若超过3天或体温超过39摄氏度需警惕继发细菌感染。
4、呕吐
呕吐多见于疾病初期,可能先于腹泻出现,每日呕吐次数可达5-10次。呕吐物初期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吐出胆汁。频繁呕吐可能导致脱水加重,可少量多次喂食补液盐溶液,必要时需静脉补液。
5、脱水
脱水是秋季腹泻最需警惕的并发症,表现为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眼窝凹陷、皮肤弹性下降等。轻度脱水可通过口服补液纠正,中重度脱水需立即就医。婴幼儿前囟凹陷、嗜睡或烦躁不安是严重脱水的危险信号。
秋季腹泻期间应保持清淡饮食,可食用米汤、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饮食加重腹泻。注意餐具消毒和手部卫生,婴幼儿可接种轮状病毒疫苗预防感染。若出现持续高热、血便、精神萎靡或脱水症状加重,须及时就医进行病原学检查和针对性治疗。恢复期可适当补充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菌群平衡。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