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小儿遗尿

53320次浏览

小儿遗尿是指5岁以上儿童在夜间或白天睡眠中不自主排尿的现象,可能与遗传因素、膀胱功能发育延迟、心理因素、睡眠觉醒障碍或泌尿系统疾病有关。

1、遗传因素

家族中有遗尿病史的儿童发病概率较高,可能与控制排尿的神经发育延迟有关。建议家长记录孩子的排尿时间,逐步建立规律排尿习惯,避免过度责备造成心理压力。

2、膀胱功能异常

膀胱容量较小或逼尿肌过度活跃可能导致储尿功能不足。可通过膀胱训练如延迟排尿、盆底肌锻炼改善,必要时遵医嘱使用盐酸奥昔布宁片、酒石酸托特罗定片等药物调节膀胱功能。

3、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

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会导致尿量增多。可限制睡前饮水量,或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醋酸去氨加压素片等药物补充激素。需监测血钠水平防止低钠血症。

4、睡眠觉醒障碍

深度睡眠期觉醒困难会使儿童无法感知排尿信号。使用遗尿报警器通过声音振动建立条件反射是有效干预手段,配合奖励机制强化行为训练。

5、器质性疾病

尿路感染、隐性脊柱裂或糖尿病等疾病可能引发继发性遗尿。若伴随尿频尿痛、腰骶部皮肤异常需进行尿常规、脊柱MRI检查。确诊后可针对原发病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甲钴胺片等药物治疗。

家长应避免夜间强行唤醒排尿,以免影响睡眠节律。白天保证充足水分摄入但睡前2小时限水,鼓励孩子参与换洗床单以增强责任感。记录排尿日记帮助医生判断类型,多数患儿通过行为干预可改善,持续遗尿需排除泌尿系统或神经源性病变。

相关推荐

03:01
伤口流水是什么原因
伤口流水的原因:一、脓肿切开流水,脓肿进行引流的伤口,是正常情况。二、正常缝合的伤口出现流水,是皮下脂肪层或肌肉层等,出现了感染或者积液。一是细菌感染导致皮下形成了感染的脓肿,水流出来。还有是皮下脂肪出现液化了,液化的脂肪流出来了。三、皮下的出血,或脂肪、肌肉层的出血,形成血肿。血肿如果很小,可以逐渐愈合。但如果血肿较大,或血肿出现了感染,会形成脓肿,形成脓肿就会从伤口这儿流出来。
12岁小孩尿床是什么原因
12岁的孩子尿床属于遗尿症,大多数情况下是由于家庭遗传因素造成的,如果父母患有遗尿病史的话,孩子就很容易也出现遗尿的症状,从而导致孩子尿床。可能是由于睡眠觉醒功能障碍,当孩子睡着后,膀胱中有尿液产生的冲动不能及时的将孩子唤醒,而使孩子尿床。如果孩子在睡觉之前喝了较多的水也可能出现尿床的现象,如果膀胱的功能出现异常、膀胱括约肌不稳定或者膀胱的容量较小都可能导致孩子尿床,所以应该及时的带孩子去医院检查。
语音时长 01:08

2021-06-07

81912次收听

03:04
10岁孩子尿床是怎么回事
对于10岁孩子出现遗尿的现象,应注意分析。首先,可能与他的生活习惯有关系,往往这种小朋友白天比较兴奋,或者比较紧张,与精神因素有关。还应注意孩子睡前有没有爱喝水、爱吃水果的习惯。有的小朋友晚上喜欢喝奶,每天晚上临睡前喝上两包,白天又玩的比较兴奋,所以晚上睡得比较沉,容易出现尿床的现象。另外,遗尿的发生也可能是病理的,需要进行治疗,比如孩子骶椎存在隐裂的情况,这种隐裂与神经系统的发育不完善息息相关,是造成遗尿的主要原因,需要及时进行就医治疗。
01:53
早产儿易患小儿遗尿症吗
早产儿和遗尿症的发生率没有什么关系。目前研究发现的遗尿症的发生,最主要和遗传因素有关系,孩子的父母小时候可能就有遗尿症的出现,而孩子也会有。另外,有的孩子是由于局部的神经受到刺激有关系,还有呢是由于他的膀胱功能不稳定有关系,还有存在睡眠障碍。遗尿症的发生和遗传的关系最为密切,和其他的关系,相对比较少,所以说,遗尿症的发生,要综合判断他的这种病因,而且很多孩子,可能找不到明确的病因。
01:41
针灸能治疗小儿遗尿吗
针灸是可以治疗小儿遗尿的。针灸也是中医的一个治疗手段,它通过刺激穴位促进神经的反射调节神经。而遗尿症确实是一些排尿反射的异常所引起来的,所以针灸从中医的原则上来讲肯定是可以治疗遗尿症的,对遗尿症可能有一定的治疗的作用。如何进行治疗,选择哪些穴位来进行刺激需要专科的医生才能够进行判断。遗尿症的治疗除了针灸之外,可能还需要结合其他的一些治疗手段,比如生物反馈治疗,甚至辅助一些药物来进行治疗,而不能仅仅依靠针灸来进行治疗。
小儿遗尿要如何诊断
小儿遗尿可分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诊断原发性遗尿,需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结合病史、症状、检查结果等来判断继发性遗尿。小儿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才有感觉的一种病症。临床上可分原发性遗尿和继发性遗尿。前者是指持续或持久遗尿,期间控制排尿的时期,从未超过一年;后者是小儿控制排尿至少一年,但继后又出现遗尿,随着神经系统发育得不断完善,正常婴儿和幼童的膀胱对排尿控制会自然形成,不需特别指导和训练。如果5岁或5岁以上儿童多次发生入睡或无意识排尿,每周达两次以上并持续至少六个月,而清醒状态下没有遗尿现象,再有思维异常,临床上称之为原发性遗尿症。遗尿患儿必须排除全身性或局部疾病,详细询问病史,有没有尿急、尿频、尿痛等感染症状,深入了解家庭、学校、社会环境对患儿影响,及训练小儿排尿方法和习惯是否正确,全身和会阴部检查也很重要,包括尿常规、尿糖、尿培养、脊柱X光、肾脏膀胱B超等。诊断原发性遗尿的原则是排除继发性遗尿的各种病因,注意有没有遗传因素,遗尿是否是从婴儿开始,还是后来才出现以及夜间后来才出现者,日间有排尿症状,可能继发遗尿,同时有便秘或神经系统疾患,可能继发于神经源性膀胱。
语音时长 01:51

2020-02-21

57369次收听

小儿遗尿要如何预防
小儿遗尿可以采用行为疗法,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自己数数,从一数到十,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就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再一个可以做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喝水,当有尿的时候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到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膀胱的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这个可以做到定时的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的喊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其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另外家长要及时发现孩子尿床,督促孩子自己排空残余尿,擦干局部,更换内裤,以及床单这些。晚上争取吃的比较咸,晚上少喝水。
语音时长 01:10

2020-02-21

52713次收听

小儿遗尿的中医治疗
小儿遗尿症的出现虽然并不会造成并发症,但是却同样会影响到身心健康,所以也需要尽快的接受治疗,在当前的医学上比较常见的是中医治疗,可以选择物理治疗,中药治疗还有饮食治疗,当前医学上比较常见的就是肚脐治疗,能够真正达到控制病情的效果。
02:04
小儿遗尿如何预防
预防小儿遗尿可以采用行为疗法、忍尿训练。小儿遗尿可以采用行为疗法,排尿中断训练,鼓励孩子在每次排尿中间中断排尿,从一数到十,然后再把尿排尽,这样就能训练并提高膀胱括约肌控制排尿的能力。再一个可以做忍尿训练,白天让孩子多喝水,当有尿的时候让他忍住尿,每次忍尿不超过30分钟,每天训练1到2次,使膀胱扩张,增加膀胱的容量,从而减少夜间排尿的次数。这个可以做到定时的训练,在以往晚间经常尿床的时间,提前半小时用闹钟结合人为的喊醒,让其在室内来回走动,或者用冷水洗脸,使其在神志清醒状态下把尿排尽,目的是有助于建立条件反射。
儿童遗尿症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很多儿童都有尿床的问题,大家不要认为尿床是正常的事情,很多情况下也是属于一种疾病,这种疾病就叫做遗尿症,遗尿症可以分为单纯性遗尿症和原发性遗尿症这两种。而家长一旦发现儿童有这样的病情在身上,及时的就医进行治疗,才会避免更多的危害出现。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病有什么好办法
遗尿病是临床常见病,常见治疗方法包括汤药、针灸、推拿、膏药贴肚脐,不仅方便卫生,同时便于小儿日常活动。而一些中医的配方也能为小儿治疗,但是需要医生开方子。小儿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防止受凉,避免病情加重。大部分遗尿患儿通过治疗可以达到根治效果,部分遗传性遗尿患者或体质较差患者治疗时间较长。
遗尿的孩子在生活中应注意哪些
小孩遗尿,俗称叫尿床。当小孩子出现遗尿的情况时,很多家长都会感到非常的烦恼,对此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睡前不要喝水,也不要看一些兴奋的电视。帮助孩子做膀胱训练,延长上厕所的时间,也可以做夜间叫醒主动排尿的训练,帮助孩子摆脱遗尿的烦恼。
儿童遗尿怎么检查
儿童遗尿对于身体,心理等等多方面都会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做全面的检查合理治疗非常重要。要查看病史、体检、实验室检查、X线检查、尿流动力学检查等全方面的检查,如果确证了要注意及时的治疗,调理孩子的生活饮食习惯,也要帮助孩子消除心理因素,全面的治疗儿童遗尿。
小孩尿床如何治疗
小孩尿床治疗是根据引起尿床原因来做决定,首先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尿床。一、过度紧张或过度疲劳引起,应该提醒小孩晚上起来尿尿。二、晚上睡觉前尽量不要喝过多的水。通过训练减少尿床,缓解精神因素,使得孩子心情舒畅,绝大部分孩子可以纠正。三、有些器质性的病变引起尿床,比如隐性脊柱裂、泌尿系统或者其他,应该治疗;四、学会给孩子训练,早期摆脱尿不湿。
语音时长 02:37

2019-07-16

55191次收听

小儿遗尿症是什么
儿童出现遗尿的问题,是因为孩子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神经系统并没有完全的发育成熟,导致夜里睡觉的时候出现尿床情况,如情况不严重则无需特殊治疗。等孩子慢慢成长,情况即会转好。另外还可以通过叫醒孩子,养成定时排尿习惯,也会逐渐改善。
语音时长 01:34

2018-09-30

59856次收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