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脊髓性肌萎缩症状

63346次浏览

脊髓性肌萎缩在男性或女性中存在致病基因,并且通常不显示疾病。只有当男人和女人结合生育孩子时,基因突变才会同时传染给孩子,孩子将被称为隐性遗传病。最重要的临床症状是刚刚开始出现肌肉无力,然后缓慢地表现为近端肢体的不对称肌肉萎缩。

脊髓性肌萎缩这个词听起来很复杂,很多朋友对此并不十分熟悉。这种疾病的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见。但患这种疾病的人会感到非常痛苦。接下来,小编将为您详细介绍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及相关疾病的介绍,那么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有哪些?
  脊髓性肌萎缩的症状首先发生在婴儿期和儿童期。由急性脊髓性肌萎缩引起的重症肌无力发生在2至4个月大的婴儿中。这种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这意味着来自父母双方获得发的隐性基因。

脊髓性肌萎缩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患者的脊髓前角细胞萎缩,可能会累及髓核细胞。这种疾病的原因是儿童在不同的发育阶段有神经损伤,患者发病时间越早,神经受累越严重。脊髓性肌萎缩分为三种类型。 I类通常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这种类型的病变逐渐恶化,其中大多数患者在2-3年内死亡。 II型疾病发作后,通常有急性发作期,但病程相对缓慢,又称慢性婴儿脊髓性肌萎缩。III型通常在2岁以后,病程较慢,大多数患者能够独立行走。

在临床方面,脊髓性肌萎缩症患者有严重的躯干和四肢无力。经常有舌头的自动抽搐和四肢的肌肉刺激,神经反射减弱。大多数患者的智力正常,病变通常不会影响心脏。这种疾病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肺功能障碍。 90%患有此类疾病的患者存在脊柱侧凸,脊柱侧凸通常是婴儿期中最严重的问题。一旦患者坐在轮椅上,脊柱侧凸会很快增加。
  患有中度脊髓性肌萎缩症的儿童在一年或两年内保持正常,然后肌肉无力,下肢比上肢。该疾病通常不涉及呼吸,心脏或颅神经,并且疾病的进程缓慢。慢性脊髓性肌萎缩症始于2至17岁的青少年,病情逐渐加剧。

相关推荐

脊髓空洞症有多严重
脊髓空洞症的患者症状是比较严重的,往往在早期时就有可能会造成患者的上肢一侧或双肢感觉节段性分离障碍,除此之外,患者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痛觉减退或消失,并且随着疾病的发展,还会出现骨间肌以及指尖肌。当然,在肌肉萎缩比较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出现爪形手,还有部分患者会出现大小便失禁等。建议患者出现以上症状后,大部分考虑为脊髓空洞症的疾病,往往在早期时就需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不要延误病情,以免耽误治疗,从而增加治疗的难度,对患者身体造成进一步影响。
语音时长 01:03

2021-05-28

59351次收听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是怎么造成的
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大多数是由于遗传基因异常而引起的疾病,会造成肢体肌萎缩、肌无力病症出现。脊髓性肌萎缩症可能会由于多种基因突变而引起,一般是指运动神经元存活基因突变所引起的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所以遗传因素是造成脊髓性肌肉萎缩的主要原因。当然,诱发的因素也有很多,比如情绪变化、外伤、手术、疲劳等因素,都有可能会诱发疾病出现。需要注意的是,脊髓性肌肉萎缩症和先天性肌营养不良、代谢性肌肉病等容易混淆,所以要特别的注意,积极配合医生查找原因再做治疗。
语音时长 01:06

2021-05-28

93754次收听

脊髓萎缩是怎么引起的
脊髓萎缩有可能是遗传因素引起的,如果说父母是该病的基因携带者或患者子女患病的可能性将会明显增加。脊髓萎缩的发病和某些废用性因素也有一定的关系。若是有营养障碍的问题,被病毒感染或者是患有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也容易引起脊髓萎缩。
脊髓萎缩可以治愈吗
脊髓萎缩是无法治愈的,这是一种显性遗传性疾病,一般如果出现在婴幼儿时期,存活的时间也不是太长,要想有效达到缓解的作用,应该选择具有活血化瘀效果的药物,改善血液循环,达到促进神经再生的作用。
脊髓萎缩症的症状
婴儿脊髓萎缩症可能会出现对称性肌无力以及肌肉松弛的症状,有时候也会发生肌肉萎缩。如果患的是少年型脊髓萎缩症,往往会出现步态异常的现象。中间型脊髓萎缩症可表现为近端无力。有些人患有少年型显性遗传肌萎缩,这时候会有近端肌无力的问题,甚至发生萎缩。
肌肉萎缩症能治好吗
肌肉萎缩症是可以治好的。患者在发现患病后及时就医,根据医生的诊断和指导,进行服用和一些康复锻炼是可以有效治疗肌肉萎缩症的。除了需要锻炼,患者在饮食上也需要多加注意,可以多吃一些提高维生素和蛋白质的食物,有助于患者恢复。
肌肉萎缩怎么办
一些肌肉萎缩患者一般是接受药物治疗或者按摩推拿治疗。药物治疗分为西药和中药,西药见效快,但容易使患者产生依赖;中药虽然见效慢,但疗效会比西药更好。按摩和推拿也可以缓解患者的病情,以减轻患者患处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