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道真菌感染怎么办
肠道真菌感染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益生菌、使用抗真菌药物、静脉输液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改善。肠道真菌感染通常由免疫力低下、长期使用抗生素、糖尿病控制不佳、肠道菌群失衡、接触污染源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减少高糖高脂食物摄入,避免加重真菌繁殖。选择易消化的清淡饮食,如米粥、面条等,减轻肠道负担。适当增加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如燕麦、苹果等,帮助维持肠道正常功能。
2、补充益生菌
补充双歧杆菌、乳酸菌等益生菌制剂,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可选择含有活菌的酸奶或专业益生菌补充剂。益生菌能竞争性抑制真菌生长,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
3、使用抗真菌药物
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氟康唑胶囊、伊曲康唑胶囊、制霉菌素片等抗真菌药物。这些药物能有效抑制白色念珠菌等常见致病真菌的生长繁殖。用药期间需定期复查肝功能,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4、静脉输液治疗
对于严重感染或口服药物效果不佳者,可能需要静脉输注两性霉素B脂质体、卡泊芬净等抗真菌药物。这类药物能快速达到有效血药浓度,控制全身性真菌感染症状。
5、手术治疗
极少数出现肠穿孔、肠梗阻等严重并发症时,可能需要进行肠段切除手术。手术主要针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真菌性肠穿孔或脓肿形成病例,术后仍需继续抗真菌治疗。
肠道真菌感染患者日常应注意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病从口入。适当进行散步、瑜伽等温和运动,增强机体免疫力。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定期监测血糖水平,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出现持续腹泻、腹痛加重等情况应及时复诊,调整治疗方案。治疗期间避免自行停药或更改用药方案,严格遵医嘱完成整个疗程。
相关推荐
03:20
03:02
02:42
02:25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