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肠息肉症状是什么

发布时间:2019-04-2457303次浏览

随着医学越来越发展, 肠息肉已经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现象了,主要是指由肠壁向肠腔内的突出来的各种赘生物的总称。根据肠息肉的不同情况症状有不同,轻微者没有什么异常症状,稍微严重者有腹胀,大便次数变化,大便形状变化,便血。如有炎症感染,还会出现粘液。有些严重者可能会有肠梗阻,脱肛,贫血甚至休克等。

现在医学发展很快,各种病症都是可以通过仪器检测出来。但是在早期,一般只能根据一些症状然后去医院做检查才能知晓。肠息肉虽然不是什么大病,但是对我们身体的影响也非常大,因此日常生活中要多注意,今天我们就来讲下肠息肉的症状是什么?
  1、对于轻微肠息肉情况而言,没什么明显症状。
  2、稍微严重的时候,会有腹痛,腹胀的症状。同时可能还会伴随着大便习惯有所改变。大便次数突然增多,大便形状有变化。
  3、便血。便血不是说每次大便都有血,有的是间歇性的。有的大便表面带血,而且是鲜红色的。
  4、大便粘液。一般来说如果由于肠息肉引起了炎症感染,大便就会带有粘液,或者粘液加血便。
  5、肠梗阻。对于一些肠息肉体积比较大,且持续时间很长的,可能引起大肠层叠,甚至导致肠梗阻等严重疾病情况。
  6、脱肛。有些肠息肉长的位置比较靠近肛门且持续时间较长,可能会出现腹部胀痛,偶尔可能会脱出到肛门外面,一般情况下也会自己回到肛门。
  7、贫血。由于肠息肉会出现血便,如果持续时间长,且一直有血便,会引起贫血,严重者会导致休克。
  综上所述,肠息肉只有在轻微情况下才没什么明显症状,一旦有便血这样的症状,最好尽早去医院,做一个肠镜检查,以便确诊治疗。千万不要自己随意用药,以免耽误病情。

相关推荐

01:01
多功能手术床的结构与使用方法
多功能手术床常用于医院做常规手术、内窥镜手术等,是可以多个科室共用的一款手术床。一、结构多功能手术床主要由床体、床台、床面组成。二、使用方法第一步:在使用多功能手术床之前,应先检查多功能手术床是否处于安全状态,确保每一个部件都安装牢固,没有损坏或松动的现象。第二步:按下手按控制器面板上的电源开关,推动床台至合适位置,踩下锁定杆将手术台固定。第三步:根据手术种类将多功能手术台调整至合适位置,让患者躺在手术台上完成手术。需要注意的是,多功能手术床的承受重量有限,不要将物品、配件或重物放在多功能手术床上。
肠镜取息肉休息几天
因为息肉的部位、大小、数量不同,取息肉后的恢复时间不同,具体休息时间要遵医嘱。息肉小、数量少的情况,比如3-5mm的结肠息肉10个以下,病人取完后就可以正常上班、正常饮食。息肉大、数量多的情况,比如超过1.5cm甚至2cm以上、超过10个,取息肉会造成肠道黏膜的损伤面积增大,恢复的时间需要延长,病人需禁食一天,观察大便情况。如果没有继发出血,可以正常饮食。多数情况,肠道黏膜在两周左右会恢复。
语音时长 01:14

2021-12-30

102635次收听

03:11
肠息肉手术后多久恢复
肠息肉手术分几类,不同的肠息肉手术恢复时间不一样。简单的肠息肉、小的肠息肉,如果通过内镜下常见的息肉切除术,恢复时间很快。但对于5mm以上到2cm的这阶段的肠息肉,通常黏膜愈合时间为2周,黏膜就比较结实,三五天可能出血的症状就逐渐消失了。但如果肠息肉比较巨大,甚至是癌变或早癌这一类的息肉,这时恢复就需要根据外科手术、胃肠外科切除肠来判断。通常现在对于这样的切除,在多数有经验的中心可以做到肠镜下切除、肠段的切除和吻合,胃肠功能恢复排气,可以进流食的时候就可以出院,但这不代表伤口愈合、长结实了。手术完的伤口拆线后,外面的术口大概需要1周左右,但是腹部里肠段愈合结实需要2-4周时间。
做过肠镜后可以吃哪些食物
一般的人现在都有自我保健意识,自己重视养生,比较重视自己检查身体,看现在体检的人也挺多,做肠镜其实是非常必要的。一般我们认为,45岁以上的人最好常规做肠镜,肠镜也不用年年都做,真太麻烦了。如果做了肠镜没有异常了,那么可以五年做一次。那么做完肠镜吃什么,主要现在先讲讲,要了解怎么做肠镜,就知道吃什么了,这个肠镜怎么做。一般的情况下是这么做,因为肠子肯定都是食物残渣,有一些粪便,那么做肠镜其实什么都看不见,全是大便。所以做肠镜之前就要喝一些清肠药,清肠药喝到什么程度,告诉你,一般的情况下喝进去的是水,拉出还是水,这样肠子就能看得见了。拿镜子一看,肠壁很光滑,有个小息肉也瞅见了,有个小瘤子也瞧见了,有一个炎症也能瞧得见,什么都没有也看得很清楚。所以就说,做肠镜的时候首先是要喝清肠药,喝清肠药第一个是先不吃饭,一般的来说,如果说早晨做肠镜或者下午做肠镜,那么头天晚上就要喝清肠药,第二天早上还要喝清肠药。晚上吃完饭就不能再吃了,早上也要空腹,所以清肠药喝完了以后,拉出来的已经是水了,那么就准备做肠镜了。这大伙儿都知道要吃溜肥肠儿,溜肥肠儿一样也是要洗干净了才能吃,这个肠子要是说干净了以后,就是瘪的、瘪的什么都看不见,所以做肠镜的时候一定要充气,充气肚子就有点胀,所以术后的时候患者多少有点胀,回家喝点热粥就OK了。
语音时长 02:25

2021-07-09

80832次收听

01:53
肠镜切除息肉要消炎吗
肠镜现在非常普及,检查的目的是排除是否长有息肉,长没长肿瘤,是不是有肠炎等。一般来说患者在了解肠镜之前需要喝清肠药,因为如果做肠镜全是粪便,就没有办法进行肠镜,也看不见任何的息肉。所以做肠镜之前,已经把肠道都清洗干净了。如果在做肠镜的过程中发现有息肉,是可以消毒的。如果肠镜发现有息肉,当时给患者取完后,其实际是一种电切,切完了以后一定要送去病理检查。这种电切本身就是一种高温的治疗方法,所以患者不用害怕会感染,目前为止没有发现切除息肉后感染的情况。
肠息肉的症状表现
肠息肉在临床上最多见的也就是大肠息肉,按照解剖学上也就是结肠息肉和直肠息肉。根据其病因通常包括炎症性的息肉和肿瘤性的息肉,肿瘤性息肉是指原发于粘膜上皮细胞的肿瘤性增生,而炎症性息肉通常是因为各种因素破坏结肠、直肠黏膜导致的。炎症性的改变,增生。炎症性息肉出现了症状或表现,主要是肠炎性的表现,可以出现腹部隐痛不适,也有可能伴有血便或粘液脓血便。对于肿瘤性息肉,如果影响到肠道功能,或者是粪便刺激,肿瘤性息肉粘膜表面破裂,也可以引起出血,或者粘液脓血便,甚至因为肿瘤性息肉增大,引起不全性的肠梗阻,而表现为腹痛腹胀,甚至肛门排便排气停止的症状。对于出现腹痛或者是血便症状或者粘液脓血便,通常需要进一步做肠镜检查,才能够明确诊断为肠息肉。
语音时长 01:33

2020-03-31

56263次收听

02:35
十二指肠息肉怎么办
十二指肠相当于小肠起始部,帮助消化吸收,它的位置和作用都非常重要。息肉主要分为,一个是局部腺体增生,叫做布氏腺增生,还有一种是腺瘤。临床不去处理,定期一年、两年复查都可以,因为布氏腺增生基本上不会癌变,虽然看起来比较恐怖,簇状增生的诊断还是靠病理诊断。另外如果是绒毛状腺瘤、管状腺瘤、绒毛管状腺瘤,通过药物完全不可能恢复、自愈。它的诊断、治疗依靠内镜,零点五厘米以下的小的息肉通过内镜下活检钳把他钳除,如果大息肉,可以根据情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还有蒂,用圈套器套掉,可以做内镜下粘膜切除,如果是大的,平铺的,可以用内镜下粘膜剥除术。
肠息肉的诱发因素有哪些
肠道息肉的出现会有着明显的疼痛现象,严重危害到患者的健康,要想有效减少疾病的出现,本身就应该做好预防,预防之前也应该了解诱发的因素,其实引发的因素有很多,可能是遗传性因素所造成,也可能是受到炎症的刺激,或者是生活习惯的不正确,饮食习惯的不正确。
肠息肉手术前后注意什么
肠道息肉的出现往往都会有着很多的危害性,所以就需要尽快的接受手术治疗,其实在接受手术治疗前后都有一些注意事项,手术之前建议接受全面的检查,手术之后日常的饮食就应该引起重视,千万不要选择刺激性的食物,也应该注重饮食的卫生。
肠息肉早期症状
肠道息肉早期通常没有症状,患者通常是在进行结肠镜体检,或者因其他症状进行肠镜检查时被发现。在肠息肉的晚期,患者会出现消化道出血或梗阻、腹痛、便血、黏液血便的。肠息肉的危害性比较大,很多大肠癌是由肠息肉演变而来的,所以及早发现肠息肉是预防大肠癌的主要手段。所以对于40岁以上或有大肠癌高危人群的患者,以及部分有便血、黏液浓血便的患者,要及早进行结肠镜检查,特别是这种检查有利于发现早期的息肉,早期切除,从而预防大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利于患者的健康。
语音时长 01:32

2019-10-11

58056次收听

肠息肉如何治疗
肠息肉患者可服用塞来昔布、止痛药以及止血药进行治疗,同时可采用中医灌肠的方法改善,还要内服黄连解毒汤、良附丸或者金匮肾气汤一类中药方剂。另外,在病情严重情况下最好及时做内镜切除手术。
肠息肉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肠息肉是发病率很高的一种肠道疾病,治疗的方法包括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西医治疗肠息肉主要就是内镜治疗和手术治疗,而中医治疗肠息肉则是以药物坐浴和中药灌肠治疗为主。
肠息肉如何做手术
肠息肉具体手术方式,现在都是以微创为主,可以做腹腔镜,甚至可以做开腹清扫手术。肠息肉一般是在两公分以下,直接做肠镜就可切除。但是切除要看病理结果,比如一级腺瘤或者是黏膜炎症,就可以不用手术,但是如果肠息肉大于两公分或者是病理结果是三级腺瘤,一定要做手术住院。
语音时长 01:07

2018-09-14

58816次收听

01:39
肠息肉是什么病严重吗
肠息肉是指肠黏膜表面突出的异常生长组织,在没有确定病理性质以前,可以统称为息肉。在通常情况下,肠息肉这种疾病的发生率,可以随着年龄的增加而上升,患者以男性为多见;对于患有肠息肉的病人,是以结肠息肉以及直肠息肉,最为多见。而小肠息肉的患者,则会比较少。一般来说,肠息肉的患者,主要可以分为炎症性肠息肉和腺瘤性肠息肉两种。对于患有炎症性肠息肉的病人来说,在炎症治愈以后,肠息肉可以自行消失;而腺瘤性息肉,一般不会自行消失,并且有产生恶变的倾向,如果有恶变倾向,需及时切除。肠息肉可以通过做肠镜来确诊,患者通过肠镜检查,可以及早发现肠息肉。在电子显微镜下,可以看到肠上有小隆起,取之做病理检查,能发现结肠息肉或者直肠息肉。
直肠增生性肠息肉是什么
直肠增生性肠息肉又称为化生性息肉,是一种非肿瘤性的息肉。因其多发生在直肠,故名直肠增生性肠息肉。直肠增生性多数在40岁以后发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长。增生性息肉是良性的,没有癌变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