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胃炎怎么办
肠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补充电解质、使用药物、热敷腹部、及时就医等方式治疗。肠胃炎通常由病毒感染、细菌感染、饮食不当、药物刺激、寄生虫感染等原因引起。
1、调整饮食
肠胃炎患者应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馒头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等刺激性食物。发病初期可短暂禁食,待症状缓解后逐步恢复饮食。少量多餐有助于减轻胃肠负担,同时需保证充足水分摄入,预防脱水。
2、补充电解质
腹泻呕吐可能导致电解质紊乱,可口服补液盐散或饮用淡盐水补充钠、钾等电解质。自制补液可选用500毫升温开水加入1.75克食盐和10克白糖。严重脱水时需静脉补液治疗,儿童及老年人更需注意监测脱水体征。
3、使用药物
细菌性肠胃炎可遵医嘱使用诺氟沙星胶囊、盐酸小檗碱片、蒙脱石散等药物。诺氟沙星胶囊适用于敏感菌引起的感染性腹泻,盐酸小檗碱片对痢疾杆菌有抑制作用,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病毒感染所致肠胃炎通常无须抗生素治疗。
4、热敷腹部
用40℃左右热水袋热敷脐周区域可缓解肠痉挛引起的腹痛,每次15-20分钟,每日2-3次。热敷时需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婴幼儿及感觉障碍者需谨慎操作。热敷配合轻柔顺时针按摩能促进肠道蠕动恢复。
5、及时就医
出现持续高热、血便、意识模糊、少尿等严重症状需立即就医。婴幼儿、孕妇、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病情易快速恶化,应尽早医疗干预。医生可能根据病情进行血常规、粪便培养等检查,必要时住院治疗。
肠胃炎恢复期需继续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进食未彻底加热的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消毒餐具和厨房用品。适量补充含益生菌的酸奶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症状完全消失前应避免剧烈运动,保证充足休息。若反复发作或迁延不愈,需排查是否存在慢性胃肠疾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特色医院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肠胃炎怎么形成的
- 2 肠胃炎什么引起的
- 3 什么是肠胃炎
- 4 肠胃炎应该注意什么
- 5 什么引起的肠胃炎
- 6 肠胃炎的意思
- 7 肠胃炎是怎么引起的,该注意什么
- 8 肠胃炎主要是怎么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