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什么是非萎缩性胃炎

72296次浏览

萎缩性胃炎是指胃黏膜存在炎症但未出现腺体萎缩的慢性胃炎类型,主要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药物刺激、胆汁反流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上腹隐痛、饱胀感、嗳气等症状。

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感染是非萎缩性胃炎最常见的原因,该细菌会破坏胃黏膜屏障并引发炎症反应。患者可能出现餐后上腹灼痛、口臭等症状。确诊需通过碳13呼气试验或胃镜检查。治疗需采用四联疗法,常用药物包括奥美拉唑肠溶胶囊、胶体果胶铋胶囊、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克拉霉素片等。根除细菌后炎症多可缓解。

2、药物刺激

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肠溶片、布洛芬缓释胶囊等可能损伤胃黏膜。酒精、辛辣食物等刺激物也会加重炎症。患者常见空腹时上腹钝痛,伴恶心或食欲减退。治疗需停用损伤性药物,必要时改用塞来昔布胶囊等对胃肠刺激较小的药物,并配合铝碳酸镁咀嚼片保护胃黏膜。

3、胆汁反流

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胃内时,胆汁酸会破坏胃黏膜防御机制。常见于胃手术后或幽门功能紊乱者,表现为口苦、胸骨后烧灼感。胃镜检查可见胆汁湖形成。治疗可选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排空,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调节胆汁成分,严重者需手术重建消化道解剖结构。

4、自身免疫因素

少数患者体内存在抗壁细胞抗体,导致胃酸分泌减少和胃黏膜慢性炎症。这类患者可能伴发贫血或维生素B12缺乏,胃镜检查可见胃体黏膜弥漫性充血。治疗需补充维生素B12注射液,必要时使用泼尼松片控制免疫反应,但需严格监测激素副作用。

5、应激因素

长期精神紧张或重大创伤可能通过神经内分泌途径影响胃黏膜血流和修复能力。这类患者症状波动与情绪相关,胃镜下可见点状糜烂。治疗需结合心理疏导,配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抑制胃酸,联合谷维素片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日常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过饥过饱,减少腌制、油炸食品摄入。建议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小米粥、山药泥,适量补充富含维生素A的胡萝卜或菠菜。戒烟限酒,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呕血、黑便等表现,应及时复查胃镜排除恶变可能。定期随访有助于监测病情进展,多数患者通过规范治疗可获得良好预后。

相关推荐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定期复查、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胆汁反流、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药物刺激等原因引起。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通过调整饮食、药物治疗、中医调理、改善生活习惯、定期复查等方式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通常由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胆汁反流、自身免疫因素、不良饮食习惯等原因引起。
01:42
一吃菠萝就胃里痛是什么引起的
一吃菠萝就胃里痛一般是刺激胃酸、消化不良、过敏、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溃疡等因素引起的。1、刺激胃酸:如果空腹食用菠萝,此时胃中没有食物,菠萝可能会刺激胃酸分泌,胃酸可能会刺激胃黏膜,进而引发胃痛的症状。建议平时不要空腹吃菠萝,以免胃酸过多。2、消化不良:胃肠道中的食物较多时,吃菠萝可能会加重胃肠道的负担,导致消化不良,引起胃胀、腹痛等症状。建议不要在吃完饭后马上吃菠萝,可以休息几分钟后再吃。3、过敏:如果菠萝是过敏原,吃菠萝后可能会有过敏的症状,如肿胀、腹痛等。建议这种情况不要吃菠萝,以免身体出现过敏反应。4、慢性萎缩性胃炎:如果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吃菠萝后可能会导致胃出现刺痛的症状。建议少吃菠萝,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线糊、小米粥等。5、胃溃疡:如果患有胃溃疡,在吃菠萝后可能会有剧痛的症状,可以遵医嘱使用胶体果胶铋胶囊、西咪替丁片、兰索拉唑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建议平时少吃菠萝,可以多吃含果胶的水果,如苹果、香蕉等,有利于保护胃肠道黏膜。如果胃里痛的症状比较严重,建议及时就医。
02:50
胃蛋白酶原1偏低是表明胃有问题吗
若胃蛋白酶原1持续偏低,则说明胃底或胃体的黏膜有持续性的损伤。因为胃蛋白酶原1被胃黏膜细胞分泌后,会进入血液并稳定存在,其主要反映胃泌酸、腺细胞功能及胃酸分泌等情况。胃蛋白酶原作为胃蛋白酶前体,可分为胃蛋白酶原1、胃蛋白酶原2,在胃酸刺激下,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酶,并发挥生理功能。若胃部不适症状比较明显,比如胃胀、胃疼、胃反酸等,建议做胃镜检查,看看胃黏膜情况,或在胃镜下取胃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做针对性治疗。饮食上应吃易消化饮食,少量多次,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适当吃些刺激胃酸分泌食物,如山楂、苹果等。如近期饮食不当,休息不好导致的胃蛋白酶原1降低,建议调理身体,2-3周复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做哪些检查
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做胃镜检查,病理学检查。胃镜检查:黏膜苍白,局部变薄、血管透见,脆性增加、易出血,黏膜皱襞细小甚至消失等,还伴有慢性浅表性胃炎的表现,如充血红斑、黏液及反光增强等。病理学检查:显微镜下显示胃黏膜内固有腺体萎缩、肠化生、内瘤变或异型增生。萎缩、肠化生常分为轻、中、重度,内瘤变可分为低级别内瘤变和高级别内瘤变。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粘膜变薄,固有腺体萎缩或伴有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其病理特点的消化系统常见的疑难病,发病率占受检人群的13.8%。大多数患者无明显的自觉症状,有症状者也缺乏特异性,可有上腹部灼痛、胀痛、钝痛或胃胀满、痞闷,尤以食后为甚,食欲不佳、早饱还有恶心、嗳气、消化不良、疲乏,便秘或腹泻等等症状。严重者可有消瘦、贫血、脆甲、舌炎或舌乳头萎缩,少数胃粘膜糜烂者可伴有上消化道出血。
语音时长 01:42

2020-03-17

56854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饮食禁忌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消化科临床常见病、疑难病和多发病,从食物角度来说,对患者有一定要求。胃病治疗一定要得到患者积极配合,给予有效的中医、西医的治疗和预防之后,吃的食物要尽量避免过于味重的食物,味重即过于辛辣、过于甜腻、过于生冷的食物,这些都会加重胃的负担。本身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细胞的功能数量比一般人少,如果是轻度萎缩就减少1/3,如果是重度萎缩就已经减少2/3以上,如果是中度萎缩,就在1/3到2/3之间,如果功能已经比别人少,如果再吃刚才提到的味重刺激性食物,胃蠕动就会得到影响,吸收功能得到影响,所以就会出现胀满、疼痛等不适症状。所以进食相对平和非常重要,平和的食物能够保证胃肠正常蠕动吸收的功能,症状就不会反复发作,病情就不会进展较多。
语音时长 01:06

2020-03-17

58279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来说,比较严重了,常常伴有肠上皮化生,也称之为癌前病变。常见病因包括幽门螺杆菌感染,不良的饮食起居习惯,精神因素以及家族遗传因素等等。一般治疗的话,根据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确定方案,可以通过呼气试验,比如说碳13或者碳14呼气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采用四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两种抗生素+铋剂)杀菌治疗,没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对症治疗为主,比如说保护胃黏膜,增加胃动力,抑制胃酸等等。同时要注意平时的生活习惯,比如戒烟戒酒,饮食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或者饥过饱,尽量避免油腻,辛辣刺激食物,调整好心态,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帮助。治疗后需要定期复查胃镜。
语音时长 01:28

2020-02-17

54501次收听

萎缩性胃炎症状
慢性萎缩性胃炎相较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来说,是有点严重的,而且不易根治。由于胃黏膜腺体的萎缩,导致黏膜变薄,胃镜底下可以表现为黏膜苍白,黏膜下可以看到网状血管纹透露,可以有局部的充血水肿,常常伴有肠化生现象。具体症状因人而异,有很多患者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只是通过胃镜检查发现有萎缩性胃炎。具体症状可以由上腹部隐痛胀气,嗳气,恶心甚至呕吐等症状,可以有反酸烧心等等,病程久的话可以有贫血现象。一般来说出现萎缩性胃炎的话,都需要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尤其有幽门螺杆菌感染的话,及时的根治幽门螺杆菌能够减慢病程进展,甚至仍部分扭转萎缩现象。同时中医中药根据辨证论治,对慢性萎缩性胃炎也有比较好的疗效。同时,也要注意平时的饮食习惯。
语音时长 01:30

2019-12-30

52412次收听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
一般情况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等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该怎么治疗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患上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疾病之后,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疗,一般药物和食疗配合治疗效果好。盖胃平的选择很重要,对于治疗有帮助。在治疗时避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要有好的生活习惯。
01:40
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萎缩性胃炎的严重情况要根据它的病变程度来区分。普通萎缩不严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就比较严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浅表性胃炎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萎缩性胃炎又分很多种。有的只是普通的萎缩,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是异型增生,这种情况还是一种比较轻的病变。如果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进一步伴有异型增生,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因为异型增生是目前普遍公认的一种胃癌癌前病变。它是向胃癌发展的一个前期病变,需要高度重视,定期复查。严重的时候需要内镜下进行病变黏膜切除。
01:59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前西医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推荐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推荐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少吃一些腌制的蔬菜,也可以吃一些类似于大蒜素类的抗癌食品。对于萎缩性胃炎伴有异型增生,尤其是中度异型增生要定期进行随访,如果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西医一般进行内镜下胃黏膜的切除术,防止癌变。对于一般的萎缩性胃炎缺乏有效的药物,目前临床上一般用中医类药物通过益气养阴化瘀解毒等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指萎缩性胃炎,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一般不严重;但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则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萎缩性胃炎是胃癌吗
萎缩性胃炎和癌是不对等的。大多数人一说到萎缩性胃炎,都非常焦虑,因为现在知识获得的途径非常多,大家在网上一搜到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都觉得非常害怕。萎缩性胃炎,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但是这个比例非常低。胃萎缩的程度、萎缩的范围,直接影响了会不会得肿瘤。整个一个胃,如果只是局限于局部的胃窦的萎缩,而且是轻度的萎缩,这类患者得癌的几率非常小。临床观察只有0。04%。如果病变萎缩已经越过了胃角,那么患者得癌症的几率有所增加,如果导致了全胃的萎缩,癌变率大大增加。如果是全胃的重度的萎缩,癌变率可以达到5。6%。但是这个值就算四舍五入,也就是6%,它的几率也是非常小的。萎缩性胃炎的癌变有一定的特点,也就是说患者今天得了萎缩,不是明天就癌变。萎缩要变成癌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它会导致腺体一是萎缩,二是肠上皮的化生,随后出现腺体的异型增生,最后才是肿瘤。在这整个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五年、六年甚至八年、十年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只要患者紧紧地跟随着大夫定期的去检查,就可能会发现各个阶段的变化。一旦发现了有癌变的可能,也就是说出现了异型增生的情况下,就需要积极地干预。对于低级别瘤变,也就是低度异型增生,轻度异型增生,对于这类患者要密切监测,可以在六个月到十二个月的时候做一次胃镜。对于重度异型增生的患者,就需要手术的干预。需要在内镜下做一个小手术,把这一块黏膜去掉,就完全可以控制住疾病的发展。所以谈到萎缩性胃炎,大家不要被癌症吓倒。很多人得了萎缩,随之而来的就是焦虑,奉劝大家千万不要出现这种情况,会严重影响自己的生活质量。患者首先要判断自己萎缩性胃炎的程度,自己得癌的几率有多大。如果真的不幸落在了那种高风险的人群中,只要定期检查,往往也可以把癌症给扼杀掉。
语音时长 03:56

2019-01-24

58209次收听

04:59
萎缩性胃炎会得胃癌吗
萎缩性胃炎和癌是不对等的。萎缩性胃炎,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但是这个比例非常低。胃萎缩的程度、萎缩的范围,直接影响了会不会得肿瘤。整个一个胃,如果只是局限于局部的胃窦萎缩,而且是轻度的萎缩,这类患者得癌的几率非常小。临床观察只有0.04%。如果病变萎缩已经越过了胃角,患者得癌症的几率有所增加,如果导致了全胃的萎缩,癌变率大大增加。如果是全胃的重度萎缩,癌变率可以达到5.6%。但是这个值就算四舍五入,也就是6%,它的几率也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