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胃蛋白酶原1偏低是表明胃有问题吗

发布时间:2021-11-0288024次播放

视频内容:

若胃蛋白酶原1持续偏低,则说明胃底或胃体的黏膜有持续性的损伤。

因为胃蛋白酶原1被胃黏膜细胞分泌后,会进入血液并稳定存在,其主要反映胃泌酸、腺细胞功能及胃酸分泌等情况。

胃蛋白酶原作为胃蛋白酶前体,可分为胃蛋白酶原1、胃蛋白酶原2,在胃酸刺激下,形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酶,并发挥生理功能。

若胃部不适症状比较明显,比如胃胀、胃疼、胃反酸等,建议做胃镜检查,看看胃黏膜情况,或在胃镜下取胃组织活检,明确病变性质做针对性治疗。

饮食上应吃易消化饮食,少量多次,适当补充多种维生素,适当吃些刺激胃酸分泌食物,如山楂、苹果等。如近期饮食不当,休息不好导致的胃蛋白酶原1降低,建议调理身体,2-3周复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33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对于萎缩性胃炎的病理治疗,目前西医上没有明确的药物,主要是选用一些能够改善胃黏膜萎缩、肠化甚至异型增生的中药治疗。中医将慢性胃炎分为七种证型,随病情发展多以复合证候为主,可以选择能覆盖多种证型及复合证候的中成药进行治疗。
02:10
慢性萎缩性胃炎预后好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癌前疾病,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的预后的结果,它可能会转变成胃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遗传倾向、长期饮食的不规律,都是造成萎缩性胃炎癌变的风险。当发现了萎缩的存在,需要检测幽门螺旋杆菌,如果有细菌感染,需要积极的根除治疗,如果有重度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时伴有重度的肠上皮化生,一定要警惕胃癌发生。所以如果有慢性萎缩性胃炎,要定期监测胃镜,关注有没有出现异性增生或者是早期癌变的发生。
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慢性的疾病,并且会伴有严重的改变。患者主要是胃胀、反酸、嗳气等一些症状,如果患者坚持服药,注意饮食,是可以治好的。治疗可以分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就是饮食的治疗。胃病三分治七分养,饮食调理在胃病的治疗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也要注意清淡饮食,少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油腻的食物。少吃像方便面等一些油炸的,一些不易消化的食物。第二就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要纠正不良的饮食和烟酒嗜好,细嚼慢咽。第三就是抑制胃酸的分泌,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埃索美拉唑等等。通过以上的积极治疗,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治疗效果。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19

92901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能治好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慢性病,治疗较缓慢,坚持治疗可治愈。可选择抑制胃酸分泌和保护胃黏膜药物调理。
为什么会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在慢性胃炎的基础上,由于反复的炎症刺激,导致胃黏膜腺体的萎缩而发生的疾病,它会使人体分泌消化酶的能力下降,易产生腹胀、消化不良等症状。慢性萎缩性胃炎与人体器官的老化有关,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杆菌的感染定植在肠黏膜上皮,使肠黏膜上皮的炎症反复发作,发生慢性萎缩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还与食物的刺激、膳食结构不均衡有关。目前考虑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胃黏膜萎缩的主要原因,另外也可能与自身免疫力低下、胃肠蠕动减弱、吸烟等因素有关。在治疗方面首先要根除HP,可以用三联或者四联疗法,另外增强胃黏膜的防御功能的同时改善消化不良的症状,可以服用吗丁啉或者莫沙比利促进胃动力的药物。同时也可以服用保护胃黏膜的药物,比如果胶铋胶囊或者硫糖铝混悬液。在确诊这一方面,主要是通过内镜下取病理活检进一步明确。
语音时长 02:14

2020-03-17

55515次收听

为什么会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
形成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原因大部分都是和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有关系。萎缩性胃炎,它是胃镜结合病理的一个诊断,做过胃镜以后才知道是不是患上了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是相对于浅表性胃炎来讲的,更应该引起大家的一个重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以后,有一个自然演变的过程:首先是通过正常胃到浅表性胃炎,然后到萎缩性胃炎,甚至有一部分人会进一步的进展、发展成肠化,有异性增生,甚至有少部分病人会发展到胃癌的阶段。所以,如果诊断出了萎缩性胃炎,大家应该引起重视,要去处理这种病变,避免它的进一步发展。首先,要做的是如果幽门螺杆菌,也就是HP,它是阳性的,要去根除幽门螺杆菌。目前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方案,采用国际四联疗法,也就是克拉霉素、阿莫西林、枸橼酸铋钾,加上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还有埃索美拉唑等选一个,然后要去进行相关的处理,避免这种疾病进一步的发展。要定期的胃镜复查,防止胃癌的发生。
语音时长 01:39

2020-02-18

56136次收听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该怎么治疗
治疗分为西医治疗和中医治疗,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恰当的药物进行施治。具体的治疗方式有以下几个方面:一、西医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最主要是抗幽门螺旋杆菌的治疗。幽门螺旋杆菌是萎缩性胃炎的主要致病菌,因此治疗萎缩性胃炎首先进行抗菌治疗。具体的方法是应用黏膜保护剂、质子泵抑制剂和两种抗生素,疗程是十四天,然后停药四周,复查幽门螺杆菌。其次就是控制胆汁反流的治疗。胆汁反流是萎缩性胃炎形成的另一个常见原因,可以服用吗丁啉、西沙必利等药物治疗。再次就是对症治疗,包括解痉、止痛、止吐、助消化、抗焦虑、改善贫血等,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进行手术治疗。二、中医治疗。1、食欲不振是本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可以选用焦三仙等中药,以消食和胃。2、就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胃液分析提示胃酸减少,其治疗需要根据病人不同的情况进行辨症用药,才可有效缓解不适症状。
语音时长 01:38

2020-02-18

59388次收听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最好的治疗方式是胃镜监测。在胃镜下进行监测,来明确在萎缩的病灶当中有没有一些病灶就进展成为胃癌,如果早期发现,就可以对早期的胃部的病变进行治疗,就可以避免受到癌肿的威胁。如果是早期的胃癌,有一部分患者还是可以通过胃镜来解决,如果是一旦癌症进展甚至有转移,将威胁到生命。因为慢性萎缩性的胃炎还是国家所公认的癌前疾病当中的一种,也就是有一部分患者如果萎缩性胃炎没有及时的诊断,没有及时的追踪,没有及时的去除一些诱发因素,而使萎缩性胃炎逐渐加重,逐渐进展,会使胃部发生一些癌变。
语音时长 02:10

2020-02-18

55135次收听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吃什么药
一般情况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可以使用抑酸剂、胃黏膜保护剂、促动力剂等药物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该怎么治疗
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在生活中极为常见,患上慢性浅表萎缩性胃炎疾病之后,需要从多方面进行治疗,一般药物和食疗配合治疗效果好。盖胃平的选择很重要,对于治疗有帮助。在治疗时避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另外要有好的生活习惯。
01:40
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萎缩性胃炎的严重情况要根据它的病变程度来区分。普通萎缩不严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异型增生,就比较严重。慢性萎缩性胃炎相对于浅表性胃炎是比较严重的。但是萎缩性胃炎又分很多种。有的只是普通的萎缩,不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是异型增生,这种情况还是一种比较轻的病变。如果伴有肠上皮化生,或者进一步伴有异型增生,这个时候就要引起患者的高度重视。因为异型增生是目前普遍公认的一种胃癌癌前病变。它是向胃癌发展的一个前期病变,需要高度重视,定期复查。严重的时候需要内镜下进行病变黏膜切除。
01:59
慢性萎缩性胃炎怎么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目前西医缺乏一些有效的治疗手段。一般推荐补充一些维生素增强患者的抵抗力。推荐患者多吃一些富含维生素的新鲜水果,少吃一些腌制的蔬菜,也可以吃一些类似于大蒜素类的抗癌食品。对于萎缩性胃炎伴有异型增生,尤其是中度异型增生要定期进行随访,如果病变发展到一定程度,西医一般进行内镜下胃黏膜的切除术,防止癌变。对于一般的萎缩性胃炎缺乏有效的药物,目前临床上一般用中医类药物通过益气养阴化瘀解毒等来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如何治疗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是不伴胃黏膜萎缩和肠上皮化生的慢性胃炎,建议患者前往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一般治疗、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对症治疗的方式进行治疗。
慢性萎缩性胃炎严重吗
慢性萎缩性胃炎一般是指萎缩性胃炎,如果症状比较轻微,一般不严重;但如果症状比较明显,则可能比较严重,建议积极配合治疗。
04:59
萎缩性胃炎会得胃癌吗
萎缩性胃炎和癌是不对等的。萎缩性胃炎,有一定比例的患者会发展成胃癌,但是这个比例非常低。胃萎缩的程度、萎缩的范围,直接影响了会不会得肿瘤。整个一个胃,如果只是局限于局部的胃窦萎缩,而且是轻度的萎缩,这类患者得癌的几率非常小。临床观察只有0.04%。如果病变萎缩已经越过了胃角,患者得癌症的几率有所增加,如果导致了全胃的萎缩,癌变率大大增加。如果是全胃的重度萎缩,癌变率可以达到5.6%。但是这个值就算四舍五入,也就是6%,它的几率也非常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