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人经常腿酸是什么原因

55516次浏览

女人经常腿酸可能是肾虚、缺乏锻炼、贫血、休息不好、缺钙、运动过量、内分泌疾病等因素引起的。

1、肾虚

女性朋友如果有肾虚就会出现腰酸,四肢发冷的现象这主要是肾阳虚引起的;有肾阳虚,当然就有肾阴虚了,他主要的症状就是热,可能会出现躁热、盗汗、虚汗、头晕等现象。所以如果有肾虚的女性就会经常感觉到腿酸。

2、缺乏锻炼

女性朋友很多都不爱运动,它们的观点是能坐着绝不站着,能躺着绝不坐着,长期不锻炼身体这样就会导致下肢血液循环缓慢,供血就会不足,这样就会导致肌乏力,所以女性朋友也有可能会感觉到腿酸。

3、贫血

当然有部分女性在饮食上比较挑剔,挑剔的人群就可能会导致身体营养不均衡出现贫血。贫血也会影响到身体的各个机能,当然出现腿酸也是很常见的。

4、休息不好

女性朋友如果晚上没有睡好觉,这样肌肉的组织就不能够得到调整,当然,细胞也不能够提供足够的能量,所以也会出现双腿酸软的情况。

5、缺钙

身体如果缺钙可能会出现腿抽筋,易夜惊,当然这个时候也会有腿酸的情况发生,所以要适当的补充一些钙和维生素d。

6、运动过量

平时不爱运动的人群,如果突然做了过于激烈的运动,这个时候可能会导致肌肉出现缺氧的情况,所以也会有腿酸无力的现象发生。

7、内分泌疾病

内分泌疾病主要是胺分泌腺的功能进行分辨的,它包含功能亢进,功能减退,功能腺体组织结构异常。其中功能亢进一般有腺体增生,腺瘤分泌激素过多;功能减退就是。内分泌腺受到破坏导致的,一般炎症,天生发育异常,自身免疫手术等会导致分泌腺被破坏;当然功能腺体组织结构异常是由于甲状腺癌,单纯性甲状腺肿等引起的,这些内分泌疾病同样会导致腿酸。

相关推荐

老寒腿是风湿吗
老寒腿不一定是风湿,但可能与风湿性关节炎有关。老寒腿通常指下肢遇冷后出现的疼痛、酸胀等症状,可能由关节退变、血液循环不良、风湿性关节炎、骨质疏松、腰椎病变等因素引起。1、关节退变关节退变是老寒腿的常见原因之一,多见于中老...
左边腰疼什么情况
左边腰疼了,一般来说腰疼是个非常常见的临床现象,并不分左右侧,但是具体到每一个病人,比如左侧用的多了一些或者左侧受了点伤,比较轻微的伤,左边表现的比较重一些。但实际上对一大群人,比较多的人来说,腰疼并不分左右,而且人类的左边结构和右边的结构基本上是一致的,腰疼从原理来说并不分左右,这里就笼统的按照腰疼来说。腰疼按照现在西医的理论,如果是一个纯粹的腰疼就是指中间部位有毛病,就是指腰椎了。腰椎当然有很多的原因,腰疼的部位叫做病理解剖部位,病理解剖部位一般有两个,第一个是腰椎的小关节,第三个是腰椎间盘。不管是哪一个部位,都会产生比较持久的疼痛,当然跟外伤有一定关系。最主要的对老年人来说,是跟上了一定年龄退变也就是关节退变、有骨质增生,骨质增生本身并不造成疼痛但是造成骨质增生的原因才是疼痛,好多病人朋友看X片报告有骨质增生可能认为骨质增生就是一个大事,实际上骨质增生并不是什么大问题。而背后的关节的退变和腰椎间盘的退变或者是膨出或者突出这才是大问题。当然造成腰疼还有其他的原因比如筋膜脂炎也就是筋膜或者肌肉是从小关节上或者腰椎的其他的部位,比如棘突,是发自这些部位,这些部位有的时候产生急性的劳损或者慢性的劳损,这会产生疼痛,得了肾盂肾炎的时候也会产生腰疼。
语音时长 02:06

2021-06-25

104209次收听

02:37
儿童腿疼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儿童腿疼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来分析原因,不能一概而论。儿童腿疼有时候是因为活动量过大,引起的肌肉酸痛,或碰着了导致的肌肉、韧带的损伤。生长痛儿童会觉得晚上睡觉时腿疼,或膝盖、大腿有疼痛,经过一段时间会自行消失。还有一种儿童腿痛,是大腿的髋关节部位疼痛,而且是一侧的髋部大腿疼痛,这种情况是孩子出现了一过性的滑膜炎,髋关节的一过性滑膜炎疼痛,通过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几天也就缓解了。
02:55
腿酸累乏力是怎么回事
腿酸累乏力是正常的生理现象,比如长途的跋涉或长距离的行走,这时腿酸、乏力是很正常的现象,通过休息后,这种症状就会缓解。腿酸、乏力是因为腰部的情况所引起,比如腰椎管狭窄症、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滑脱症以及胸椎管的狭窄症,这些都能引起腿酸乏力的症状。因此,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到医院以后做一个详细的全面的检查,包括物理体检,还有放射的一类检查,通过拍X光片,拍核磁通过一个临床的查体,来基本判断病人腿酸、累、乏力是什么原因引起来的,针对不同的病因进行对症的治疗。
跑完步小腿肌肉酸是怎么回事
跑完步小腿肌肉酸主要是因为在跑步的过程中机体的耗氧量会有所增加,供氧出现相对不足而形成了一种无氧代谢的现象,产生的乳酸会由于代谢的异常而在肌肉中大量堆积,小腿会有肌肉酸痛的现象,可通过按摩、热敷、温水泡等方式来缓解。还可能是因为在跑步时由于用力不当而导致小腿的肌肉、韧带等出现拉伤的现象,从而伴有肌肉酸痛的症状。跑完步小腿肌肉酸是非常多见的现象,可在跑步前适当进行热身运动,跑完后进行拉伸运动来缓解肌肉的紧张,可有效避免出现抽筋以及肌肉酸痛等情况。
语音时长 01:04

2021-05-20

78648次收听

老寒腿是什么
老寒腿是指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腿部(多为膝关节)酸麻疼痛,天气变凉时症状明显加重。有人认为老寒腿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一种非炎症性、退化性骨性关节炎,多数患者的腿部,尤其是膝关节会出现反复发作、久治不愈的酸、麻、疼、痛等感觉。在医学上普遍的共识是“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即“风湿性关节炎”是老寒腿。是指当天阴下雨、气候转凉或受凉,膝关节冰冷且疼痛。因为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关节,几乎承受着全身的重量,负担重,活动大,关节软骨容易磨损、破坏。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人出现高血脂、下肢动脉硬化斑块在动脉内壁上逐渐形成,向血管内增生、突起。随着斑块不断扩大和继发血栓,使血管变得狭窄,血流速度减慢,血流量减少。当狭窄达到一定程度,甚至使管腔闭塞,则供给下肢的血液不能满足需要,就会出现缺血而使下肢尤感寒冷。老寒腿患者可采用药物、针灸、按摩等方法治疗膝关节疼痛。
语音时长 01:37

2019-12-26

51412次收听

如何鉴别诊断腰腿痛
鉴别诊断腰腿痛主要可依据患者所出现的症状,具体要看疼痛涉及的部位以及疼痛发作特点。同时需要借助于影像学检查进行诊断,一般需要做腰椎X线平片和腰椎CT、核磁共振检查项目,必要时还可以接受肾脏功能以及腹部B超等方面的检查。
腰腿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腰腿痛的治疗方法,首先是中医治疗,包括一些中药治疗、针灸治疗以及内服腰痛宁胶囊等等;其次就是小针刀疗法,具有疗程短以及疗效好等优点;最后,还有激光针刀疗法,可以深入病灶,在病变部位形成激光反应源激活细胞增殖。
小腿酸痛是什么原因
一般情况下,小腿酸痛可能是运动过度、肌肉拉伤、坐骨神经痛等原因引起的,建议患者通过生活护理、药物治疗的方式缓解症状。具体内容如下:
小腿抽筋的原因
大家所发生的小腿抽筋的问题,绝大多数都是由于缺钙、剧烈运动、疲劳过度、小腿受凉以及睡觉的姿势不正确所导致的。所以,我们大家在平常的生活和休息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暖,不要有突然的剧烈的过量的运动锻炼。同时,还要补充足量的钙元素。
腿疼能不能拔火罐
腿疼是否可以拔火罐需要取决于腿疼的病因,比如血管疾病导致的腿疼不能拔火罐,因为下肢血管疾病不能受热,包括洗腿、洗脚,也不能用太热的水;对于慢性风湿性或肌肉拉伤、损伤性的腿疼,拔火罐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语音时长 01:40

2018-09-30

61521次收听

老年人腿疼该怎么用药
老年人腿疼要根据病因对症用药,造成腿疼的原因较多。风湿引发的腿疼可以用抗风湿药物,骨病引起的腿疼可用抗骨质增生药物,血管疾病引发的腿疼可用活血药物。针对腿疼不能笼统用止疼药,止痛药本身治标不治本且副作用较多。
语音时长 01:34

2018-09-30

59339次收听

01:41
老年人腰腿疼用什么药
老年人腰腿疼可以使用芬必得、扶他林、洛索洛芬钠、西乐葆等治疗。老年人出现了腰腿疼痛的情况,如果时间在一周之内,不用急于查原因,可以用一些消炎、镇痛、治痛的药物,这一类药物就是非甾体类的消炎药,包括常用的芬必得、扶他林、洛索洛芬钠、西乐葆,这些药的特点是减少无菌性的炎症,减轻渗出,从而达到减轻或者消除疼痛的目的。如果吃了消炎镇痛药治疗一周以上,疼痛不减轻反而加重,应该及时就医,针对病因进行治疗。
02:30
腰腿痛长期不愈有哪些危害
腰腿痛的原因非常多。精细的诊断和有效的干预非常必要。腰椎管狭窄、椎肩盘突出症导致腰腿疼,会造成生活行动不便,造成机体的负平衡从而导致血压也高,内分泌紊乱。糖尿病足会导致脚腿坏死,残疾。所以长期慢性腰腿痛不及时治疗对病人生活和机体的危害很大。
03:54
人们对腰腿痛的认知误区有哪些
人们对腰腿痛的认知误区包括:颈肩腰腿痛不算病以及出现疼痛盲目治疗等等。误区一:颈肩腰腿痛不算病绝大多数人一生中有过颈肩腰腿痛的经历。引起颈肩腰腿痛的疾病几乎可以涉及全身所有系统。有些颈肩腰腿痛的原发疾病治愈后,疼痛也随之消失,也有一些不治自愈。有些患者便因此认为颈肩腰腿痛不算病。事实上,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颈肩腰腿痛不仅算病,而且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因为这种病不仅可以引起颈肩腰腿痛,而且还会引起下肢麻木、冷凉、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误区二:出现疼痛盲目治疗颈腰椎病变引起的症状有:颈肩部疼痛、僵直,手臂麻木感、头痛、胸痛、腰腿疼痛、跛行、走路吃力、步态失稳等,上述症状很容易与心脑血管疾病混淆,有些患者有了上述症状后,盲目去买一些药品来吃,因不对症难以收到效果。一旦患有上述症状,一定要到专业的颈腰椎病治疗机构去检查、确诊,以免误诊误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