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常吗

发布时间:2020-01-0764250次播放

视频内容: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不正常,要根据孩子的饮食、大便颜色、次数、孩子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大便次数没有改变,颜色是浅绿色,可能因为母亲喂养的形式,和饮食中酸性食物偏多导致的。因为偏酸性的饮食可能导致胆红素氧化,导致大便出现浅绿色。

如果大便次数增加,颜色比较重,属于深绿色,要考虑是疾病状态。比如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时,会产生黄绿便;孩子因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益生菌紊乱,也会出现绿色便,只要改善肠道菌群就能恢复;另外,出现绿色大便后,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哭闹、不适,吃奶情况是否正常,体温、精神状态如何,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生产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在女性生孩子以后,身体会发生严重的变化,比如这种大便失禁就是常见的一种产后后遗症。对于这种大便失禁,治疗的方法也是有很多的,比如做肛门部位的肌肉锻炼,使用药物进行治疗,还要及时检查是否有神经损伤。
产后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产后无力,再加上孕期子宫增长,女性腹直肌,骨盆部分纤维断裂,收缩无力,给产后妇女的排便造成困难。产后大便失禁的女,建议加强日常活动,特别要注意臀部运动,以减少产后大便异常,最好的方法是锻炼骨盆肌肉,这种情况可以自我恢复。
痔疮手术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可能与肛门括约肌损伤、术后疼痛恐惧、神经反射异常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排便控制能力下降、肛门潮湿等症状。可通过盆底肌训练、生物反馈治疗、药物调理、神经调节手术等方式改善。
男小便刺痛是怎么回事
男性小便刺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结石、性传播疾病、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抗感染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02:13
小儿大便失禁需要手术吗
小儿大便失禁要不要手术要根据导致小儿大便失禁的原因决定:第一、顽固便秘,顽固便秘指一星期左右拉一次大便,他总在裤衩上会遗留一些便的分泌物,这叫便秘变失禁,这种情况是最为常见的;从根本上治疗这种便秘要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可以服用一些缓泻的药物进行治疗。第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即智力低下,不能控制自主大便,这种孩子主要改善脑的功能、进行排便的训练等来治疗便失禁。第三、局肛门周围的问题,比如有一些瘘管,这种便失禁需要进行做手术。
大便频繁是癌症吗
大便频繁不一定是癌症。大便频繁可因慢性结肠炎引起,也可因肠癌引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2:58
新生儿混合喂养一天几次大便正常
新生儿混合喂养是指母乳和配方奶一起喂养。这种情况下,孩子每天2-5次大便都在正常范围内。单纯通过母乳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较多,形状也会较细;母乳喂养成分多、混合的配方奶成分少,大便次数也比较多;如果混合喂养中,配方奶较多、母乳较少,大便次数相对少一些,每天可能在1-2次,或2-3次。其实,观察混合喂养孩子的大便次数并不是主要的,应该把重点放在大便性状、孩子的整体表现及体重增加上。只要大便是黄色糊状,孩子吃奶无哭闹,排便前无异常反应,腹部无明显的腹胀,体重增加很正常,睡眠也很好的时候,即使孩子1-2天大便一次,也是可以接受的。
02:48
出生5天的宝宝一天大便几次正常
出生5天的宝宝在前2-3天内,已经将胎便排完,随着母乳喂养的开始,能够正常排泄新生儿便,正常是黄色糊状便,每天3-5次左右。如果母乳量不够充分,孩子排便次数相对减少一些。混合喂养或纯配方奶喂养的孩子,相对母乳来说,大便次数少一些,大概每天2-3次,也可能更少。只要孩子大便性状正常,便前无哭闹、吃奶没有异常,就属于正常情况。除了观察孩子大便次数,要把重点放在大便性状上。如果孩子的大便颜色异常,比如偏黑、偏深绿色、白便等,这些都属于异常情况,要予以高度重视。总而言之,孩子吃奶状态好,排便时很舒适,无哭闹等异常情况,那么孩子大便次数多或者少,都属于正常情况。
03:01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与喂养形式有关。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大便5-7次或更多,基本是正常情况。混合喂养与奶粉、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少一些。如果喂养宝宝处于不完全充分状态,母乳不充足,可能出现饥饿性腹泻,若伴随体重下降或不增状态,就会认为是不正常状态。观察孩子大便,比次数更重要的是形态,稀便还是糊便,里面是否有颗粒的脂肪粒,是否出现粘液、脓血便,或者蛋花水样便,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情况。观察孩子大便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况,比如每次排便前有没有哭闹、呕吐,吃奶后有没有频繁呕吐,体温是否升高,孩子精神状态有没有异常,是否出现嗜睡等情况。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若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喂养后排便次数较多也是允许的。
02:47
新生儿黄绿色大便是什么问题
如果在出生3天内属于正常状态,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与母体饮食偏酸、孩子受凉、出现肠道疾病有关。新生儿出生3天内,大便呈黄绿色属于胎便,是正常状态。胎便就是在母体里面吞咽的羊水,或者其他一些物质之后从肠道排出。这个时候,一般都表现的是绿便、深绿色或者是黑绿色的便。如果随着年龄的增加,母乳喂养的增多,表现的是糊状的黄色便。如果在成长过程中出现少量绿色便,跟母体喂养的酸性食物过多,导致大便呈酸性氧化有一定关系,母体调整饮食方式,吃易消化的食物,喂养后,孩子的大便可以得到改善。如果孩子的大便持续呈黄绿色,而且颜色较深,一是孩子可能受凉。肠道受凉后,蠕动情况发生改变,也会出现黄绿色大便。二是,孩子出现黄绿色大便,且伴有哭闹、呕吐、皮肤颜色的改变,可能是肠道或其他疾病引起,必须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