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痛经是怎么回事
经常痛经可能由原发性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盆腔炎性疾病、子宫肌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热敷、药物止痛、激素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缓解。痛经通常表现为下腹坠胀、腰骶酸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1、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与前列腺素分泌过多有关,多见于年轻女性。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前列腺素水平升高,导致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出现痉挛性疼痛。典型症状为月经第1-2天下腹绞痛,可放射至腰背部。建议使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栓、萘普生片等非甾体抗炎药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配合腹部热敷缓解症状。
2、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组织异位生长在盆腔其他部位引起的病变。异位内膜随月经周期出血,导致盆腔粘连和炎症反应。疼痛特点为进行性加重,常伴有性交痛和不孕。确诊需腹腔镜检查,治疗可选用炔雌醇环丙孕酮片、地诺孕素片等药物抑制卵巢功能,或采用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
3、子宫腺肌病
子宫腺肌病是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形成的弥漫性或局限性病变。子宫均匀增大、质地变硬,月经期肌层内出血导致剧烈痛经。疼痛呈持续性加重,月经量多且经期延长。超声检查可见子宫肌层增厚伴囊性改变。轻症可用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缓解症状,重症需行子宫切除术。
4、盆腔炎性疾病
盆腔炎性疾病多由淋球菌、衣原体等病原体上行感染引起。慢性炎症导致盆腔充血、粘连,在月经期加重疼痛。伴随症状包括白带增多、发热、排尿不适等。急性期需静脉注射头孢曲松钠联合多西环素胶囊,慢性期可配合盆底物理治疗改善血液循环。
5、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黏膜下肌瘤或肌壁间肌瘤可影响子宫收缩,导致经期出血增多和痛经。超声检查可明确肌瘤大小及位置。症状较轻者可口服米非司酮片缩小肌瘤体积,肌瘤直径超过5厘米或引起严重贫血时,需行子宫肌瘤剔除术。
痛经患者应注意经期保暖,避免剧烈运动和生冷饮食。每日用热水袋热敷下腹15-20分钟,适量饮用姜糖水有助于缓解痉挛。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预防感染。记录月经周期和疼痛程度,若出现非经期疼痛、异常出血或不孕等情况,应及时就诊妇科完善超声、激素水平等检查。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相关推荐








为你推荐
短视频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以前不会痛经为什么现在会痛经了
- 2 有时痛经有时不痛经为什么
- 3 痛经正常还是不痛经正常
- 4 以前不痛经现在痛经什么引起的
- 5 以前不痛经现在为什么痛经了
- 6 痛经形成怎么引起的
- 7 痛经是怎样造成的
- 8 痛经是怎么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