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三七的副作用

60329次浏览

三七是一个需要大家好好利用的药材,否则在使用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副作用,比如怀孕期间的女性朋友不要使用它,风热感冒期间的朋友不要吃。其次可能会加重体虚患者的情况,所以大家应该要知道它的一些具体的内容才能够更好的将其利用起来。

三七是一种比较珍贵的药材,生产环境和地理位置对待药材的品质影响是比较大的,所以大家在购买的过程中要注意品质和地理位置。大家都知道是药就有可能会存在三分毒性,所以担心在使用的过程中会出现副作用的问题,那么一起来了解三七的副作用。
  1、影响妊娠
  三七是一个功能比较多的药材,具有养血补血的功效,同时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而怀孕初期的女性朋友千万不要使用这方面的药材,因为这方面的药材会给子宫带来比较强大的刺激,很有可能会引起胎动不安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会导致流产
  2、月经增多
  本身月经量比较少的女性朋友可以考虑在生理期吃三七,可是有的人本身月经量就比较多,所以在生理期继续使用的话,就会导致月经量更大,导致经期会变长。三七是不是可以在经期使用是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分析的,建议大家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和应对,千万不要盲目的使用。
  3、感冒
  三七花性质偏凉,而有的人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风寒感冒,如果在风寒感冒期间依然坚持使用,那么很有可能会加重风寒感冒的症状。三七性质比较温和,所以风寒感冒的朋友可以适当的吃一点,对感冒的治疗有一些帮助,但是风热感冒的患者就不宜吃三七粉。
  4、加重体虚
  并非每一个人都有强健的身体,有的人体质非常虚弱,根本就不适合吃三七粉,因为三七粉性质偏凉,进入人体后会加重患者的实际情况,不利于身体的健康。
  三七是一个功效比较多的药材可以帮助我们改善睡眠的质量,但是也有会在不正确使用的情况下产生一些危害,因此大家应该要做好相关的了解工作,比如在饭后应该要少吃一点,量应该控制在三克以内,否则可能会引起兴奋的作用,会影响到正常的睡眠质量,还有可能会出现口渴的症状。

相关推荐

01:14
来月经后可以走路吗
月经是女性子宫发育成熟的表现,是正常情况,一般在来月经后,是可以走路的,不必太过担心。月经通常是卵巢周期性变化引起的子宫内膜脱落,一般是女性的正常生理表现。在月经期间,女性的身体可能较为脆弱,会存在乏力、体虚、腹痛、腰背酸胀等症状,需避免剧烈运动,以免不适症状加重。例如马拉松、滑雪等。但是在月经期间是可以适当走路的,走路是一种较为日常的活动,通常运动强度不大,在月经期适当走路一般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而且在月经期间需适当走路有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可避免月经淤堵,从而可以使子宫内的经血流出较为畅通,有利于改善相应不适症状。在月经期间可以适当散步,或是进行瑜伽、打太极等较为温和的运动,如果在月经期间存在较为严重的不适,需及时前往医院进行相关治疗。
阴阳两虚吃什么药?
对于肾阴阳两虚者,可以服用金匮肾气丸、子仲益肾丸、左归丸、等,不过对于不同程度的阴阳两虚,调理所用中药也不同,具体如下。1.金匮肾气丸:具有温补肾阳、化气行水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肾虚水肿、腰膝酸软、小便不利、畏寒肢冷。2.子仲益肾丸:具有调和阴阳、补益肝肾的功效,可阴阳双补,适用于阴阳两虚者。3.左归丸:左归丸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偏于“阳中求阴”,适用于阴虚多、阳虚少者,可缓解腰膝酸软、盗汗、遗精滑精、口燥咽干等症状。4.:具有温补肾阳的功效,偏于“阴中求阳”,适用于阴虚少、阳虚多者,可缓解畏寒肢冷、阳痿遗精、下肢浮肿等症状。需要注意的是,服用前最好请医生进行辨证,然后选择合适的药物治疗。
语音时长 01:18

2022-08-18

20614次收听

男人体虚吃哪些好
男人体虚需要分不同情况进行辨证的治疗。气虚患者可以吃人参,阴虚患者可以吃熟地、生地,阳虚患者可以吃附子、肉桂,血虚患者可以吃当归。体虚分阴虚、气虚、阳虚、血虚,所以根据患者不同的症状进行不同的辨证的治疗。整体观念、辨证施治是中医的精华所在,不能一概而论。除了吃药,患者还应该进行体育锻炼,因为体育锻炼也能强身健体,比如练练太极拳、八段锦、六字诀都可以强身健体,不能单纯的依赖药物。
语音时长 01:11

2021-12-30

50928次收听

02:47
身体有气无力怎么回事
气短伴有四肢无力,叫做有气无力。皮肤、肌肉、肌腱,甚至包括骨膜有各种各样的感受器,当身体代谢的物质,积蓄过多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疲乏、无力。尤其是像运动以后,乳酸堆积过多,就会出现身体的乏力。另外,如果身体气血不足,四肢的肌肉骨骼失去气血的滋养,也会出现长期有气无力的表现。气血不足原因有很多,比如脾胃的功能下降。另外,如果体内有湿热的情况,如夏天湿热侵入人体,或长期饮酒,长期的劳累,损伤脾胃,脾失健运,水湿内停,是湿邪在体内日久蕴热,产生湿热。湿热在体内的时候也会出现肢体乏力。倦怠,恢复体力的比较困难,时间比较久的这种情况。
手术后总出汗原因
手术和麻醉会造成一个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手术以后因为比较虚弱,可能会引起出汗。一般来讲这种情况不用太在意,不同的手术恢复的时间不尽相同。大手术恢复的会慢一些,中小手术恢复的速度也会更快一些,这种情况下,对机体的恢复也会快一些,出汗的这个问题总体能够逐步得到解决。有些病人手术以后会造成交感神经的兴奋,这种情况下也容易出汗。在临床上比较少见,随着时间的延长会慢慢的去缓解。如果这种情况非常严重,极少数的病人有可能需要手术
语音时长 02:13

2021-09-29

93976次收听

菟丝子泡水喝的功效是什么
菟丝子属于中药,将其泡水喝的功效一般是解渴、补肾固精、养肝明目、止泻、安胎等。
体虚的症状有哪些
体虚要看是哪一部分脏腑虚,中医的虚分为脏腑不同,治疗不同。比如肺气虚的表现,可能就是声音低危和气短乏力,动则出汗,同时容易感冒,面色也比较苍白,中医叫做面色黄白。脾气虚的表现就是消化系统的问题,食欲差、消化不良,同时吃完饭以后会感觉很困倦、乏力,甚至有大便异常,比如腹泻。心气虚就是表现在心慌、气短、胸闷、乏力,甚至容易出现冷汗直冒。心血虚患者表现在心慌,同时会有失眠多梦血不养神的表现。肝血虚的患者就是双目干涩,视物的昏花,甚至皮肤失于濡养,肢体麻木,甚至会出现经脉拘急的表现。女性还可能会出现月经不调,不来月经、后期甚至闭经。肺气虚还有可能诱发了肺阴不足。肺阴虚的表现就是干咳、咽干、口渴、乏力、咳嗽、慢性咽炎的经久不愈等等。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17

49679次收听

03:05
体虚的症状有哪些
体虚表现在肺阴虚症状有干咳、咽痛、咽干、心烦;胃阴虚有胃脘部疼痛、反酸、烧心、打嗝、消谷善饥;肾阴虚有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颧红、舌红苔少;肺气虚有气短、喘息、干咳、胸闷;脾气虚有消化不良、腹痛腹泻、面白无华、乏力、怕冷;肾气虚有腰酸、腿疼、五心烦热、精力不济、听力下降、耳聋等。在中医上,体虚的症状要参考脏腑以及气血阴阳两个方面,表现不一样。
体虚体寒如何调理
体虚、体寒主要是中医说的阳虚,引起的原因比较多。阳虚在临床上经常是脾、肾阳虚比较多。脾阳虚,大部分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发展导致腹胀、腹痛、容易大便稀泻,手足不温,然后引起的。可以用附子理中丸。比较多的肾阳虚见于一些比方老年人、中老年人群或者说慢病,虚损,肾阳亏,亏虚的患者这个是比较多。常常引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还有关节冷痛,肾阳虚表现。可以(服用),可以加减。所以我们体虚、体寒的患者,另外生活起居,多泡脚、吃一些乌鸡汤这些这种祛寒温阳的这些食物,还是经常可以采用的。另外有一些体虚、体寒的患者经常还是要避免一些伤寒阴冷,吃一些生冷的东西,即时的保温、保暖来避免加重体虚体寒。
语音时长 01:44

2019-12-18

57543次收听

02:24
体虚体寒怎么调理
体虚、体寒主要是我们中医说的阳虚,引起的原因比较多。体虚、阳虚在临床上经常是脾、肾阳虚比较多。脾阳虚,大部分在脾气虚的基础上发展,导致腹胀、腹痛、大便稀泻、手足不温等,可以服用附子理中丸。比较多的肾阳虚见于一些中老年人或者慢病患者,常常引起腰膝酸软、阳痿、早泄、关节冷痛等。肾阳虚可以服用。此外,体虚、体寒的患者,生活起居中药多泡脚,吃乌鸡汤这种祛寒温阳的食物。另外体虚、体寒的患者要避免吃一些生冷的东西,即时保温保暖来避免体虚体寒的加重。
02:02
舌头经常发白是什么原因
舌头发白有可能是受寒、湿热、津液伤、湿气比较浑浊、口气或胃气重造成的。舌诊是中医望闻问切的一种,也是看病的一个很好的重要的方法。舌头发白,在中医上讲不见得是疾病的情况。舌质反映的脏腑的虚衰,反映脏腑是气血正、气血旺或气血败。通过舌质能反应舌苔,往往反映这种津液伤或有没有受寒、湿热。舌头发白往往是有可能体虚、受寒,有可能是湿气比较重浊的表现。所以舌头白,也往往要结合脉进行仔细的鉴别;另外,舌头的颜色也是区分舌白需要考虑的问题;另外,舌头特别白的时候还要注意口气或胃气重的表现。舌白必要的时候要到口腔科的就诊。
养阴生津的中成药
很多人都存在阴气不足,津液耗损严重的情况,这个时候适当的服用养阴生津的中成药是很有必要的,常见的就是杞菊地黄丸,麦味地黄口服液,六味地黄胶囊,甘露消渴胶囊,生脉饮以及人参口服液。
全身冒冷汗是怎么回事
全身冒冷汗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原因,而如果情况比较严重的话,也会促使失眠的出现,全身冒冷汗可能是因为服用药物而导致的,也有可能是因为细菌感染而导致,例如如果长时间的喝酒也会导致全身冒冷汗的出现,所以说在生活中本身就应该引起重视。
体虚多汗怎么办
我们在生活中会发现有些人经常会出现冒冷汗的情况,其实这种情况就是体虚多汗导致的。如果出现这种问题,首先要注意的就是要进行正确的滋补,根据自己实际的情况进行补充需要的养分,另外还要注意休息和运动。
秋冬季有哪些健康常识需注意
秋冬季节气温越来越低,人体的免疫力也随着降低,尤其中老年人,容易旧病复发。因此,秋冬保健成为当务之急。寒冷的日子里,怎样的饮食才合理、营养、健康,如何预防常见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