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有哪些健康常识需注意
秋冬季需注意防寒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保持皮肤湿润、合理膳食及适度运动等健康常识。
一、防寒保暖
秋冬季气温骤降,需及时增添衣物,重点保护头颈、腰腹及四肢关节部位。外出时可佩戴围巾、手套,避免冷风直接刺激。室内保持18-22℃的适宜温度,使用暖气时注意空气流通,防止一氧化碳中毒。老年人和儿童应选择保暖性好的棉质衣物,避免穿着过于紧身的服装影响血液循环。
二、预防呼吸道感染
秋冬季是流感、普通感冒的高发期,需减少在密闭人群密集场所的停留时间。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肘部遮挡。可接种流感疫苗预防季节性流感,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外出建议佩戴口罩。保持室内湿度在40%-60%,使用加湿器时需定期清洁,避免滋生细菌。
三、保持皮肤湿润
寒冷干燥气候易导致皮肤屏障受损,出现干燥、瘙痒甚至皲裂。洗澡水温不宜超过40℃,避免使用碱性过强的清洁产品。沐浴后3分钟内涂抹含尿素、神经酰胺的保湿霜,手足部位可厚涂凡士林后佩戴棉质手套加强护理。贴身衣物选择纯棉材质,减少化纤织物对皮肤的摩擦刺激。
四、合理膳食
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富含维生素A、C的食物摄入,如鱼类、蛋类、深色蔬菜和柑橘类水果。每日饮水不少于1500毫升,可适量饮用温热的蜂蜜水或梨汤润燥。少食辛辣刺激及高盐高脂食物,脾胃虚弱者可添加山药、红枣等健脾食材。肥胖人群需控制总热量,避免冬季体重过度增加。
五、适度运动
选择日照充足时段进行快走、太极拳等中低强度运动,每次持续30-40分钟为宜。运动前充分热身,避免清晨低温时段剧烈运动诱发心脑血管意外。雾霾天气建议改为室内运动,慢性病患者运动需遵医嘱。运动后及时擦干汗水,更换潮湿衣物以防着凉。
秋冬季还需注意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损耗阳气。定期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居室环境卫生。慢性病患者需遵医嘱规范用药,不可自行调整剂量。出现持续发热、胸闷气促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通过科学的生活方式调整,可有效预防季节性疾病,增强机体适应能力。
相关推荐
01:14
02:47
02:52
02:23
02:02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科普文章
短视频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体虚怎么引起的
- 2 体虚的症状有哪些呢?
- 3 体虚怎么调理?
- 4 体虚阴虚是怎样造成的
- 5 体虚的症状有哪些
- 6 女性体虚怎么引起的
- 7 体虚打寒战吗
- 8 体虚可以跑步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