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强迫症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6-1858959次浏览

强迫症的治疗主要基于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药物主要使用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抑制剂。在心理治疗水平上,增强自我调节意识,有一些非常具体的心理治疗技术用于治疗强迫症,但需要系统治疗,并且需要慢慢的通过行为模式改善。

患有轻度强迫症的患者,必须及时治疗该疾病,一旦错过了疾病的最佳治疗时间,后果是不可想象的。平时学习一些强迫症的自我调节方法非常有必要,强迫症的合理自我调节,不仅可以控制疾病的发展,还可以起到预防疾病的作用,那么强迫症具体怎么治疗呢?
  1.自我控制
  强迫症的自我调节需要信心,患者不能害怕强迫症无法控制的事实。其实强迫并不可怕,不会发展成严重的精神疾病,自我控制是可以实现的。
  2.转移注意力
  在强迫症发作时,可以控制和注意转移。在正常情况下,患者会经历强迫症的自我调节,只要坚持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生活节奏就会紧凑有序,不会出现强迫症状。但是,如果突然出现强迫症,也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防止病情影响自己。
  3.培养兴趣爱好
  轻度强迫症患者,应注意培养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并将生活重点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强迫症的自我调节,使你在任何时候都感到充实和快乐,并尽量避免陷入抑郁,绝望和其他负面情绪,因为强迫症的发作与不良情绪密切相关。
  4.针对强迫症的心理咨询方法
  许多人害怕强迫症,事实上,这种情况偶尔发生在正常人身上,因为强迫症患者,害怕这种思维的再次出现,但是越害怕就越会出现,原因是人格缺陷在起作用。因此,对于强迫症,患者必须首先改变他们的心态。在无法通过自我调节,来控制和缓解强迫症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专业心理医生进行疏导。
  5.药物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的发生,受情绪的控制和影响,药物治疗强迫症,主要使用抗抑郁药,如5-羟色胺抑制剂。医院采用NRC脑发射器多疗法治疗本病,将药物和心理治疗与高科技医疗设备相结合,将患者的实际情况与辅助康复治疗,电疗,磁疗,中药调理等相结合。

相关推荐

强迫症能治好吗
一般强迫症可达到临床治愈,却无法彻底根治。强迫症包括药物与心理治疗,对症治疗症状可缓解,日常注意心理疏导,避免复发。
如何戒掉强迫症
戒掉强迫症有很多方法,只要耐心去做,还是可以控制的,可以在日常做一些转移注意力的工作,对于比较严重的在出现强迫想法的时候,就运用拖延方法,还可以进行药物治疗,还要配合心理治疗。
02:04
强迫症怎么治疗
强迫症可以使用舍曲林、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药物治疗,配合心理治疗来进行缓解。强迫症治疗分为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一、药物治疗可用抗焦虑药,但剂量比治疗焦虑、抑郁时的剂量要大,如舍曲林,治抑郁时一粒一天两次,而治强迫症时需一粒一天三次,总量是三粒甚至四粒。药物治疗还有SSRI类,如文拉法辛,度洛西汀等。医生结合病情轻重、病人的意愿综合考虑后为病人选药。二、心理治疗同样重要,与心理老师单独沟通,心理治疗方式有精神动力,通过与患者沟通,探寻强迫症背后的成因。也有认知行为治疗,即CPT行为训练。最后,如催眠法,部分患者可缓解病情。
强迫症首选的药物
强迫症首选药物有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氟西汀和舍曲林。帕罗西汀,对于焦虑的症状缓解是最好的。氟伏沙明,对于夜眠不好的抑郁症患者效果不错,对于强迫效果也非常好。氟西汀除治疗强迫症效果不错,对于治疗进食障碍也是首选药物之一。舍曲林的抗强迫效果不错,尤其适合伴有躯体疾病的老年强迫症患者。儿童、少年的强迫症首选氟伏沙明。帕罗西汀疗效在四种药中最突出,但不良反应稍微多。要求在开始用药时,一定遵循原则,小剂量开始,缓慢加量,但量要够。抗强迫治疗剂量一般要比抗抑郁治疗大1到2倍,所以抗强迫的药物治疗要足量足疗程。强迫症次选的药物有氯丙咪嗪、艾司西酞普兰等等。
语音时长 01:36

2019-07-04

68182次收听

强迫症会疯吗
强迫症是一种神经症,它的特点是有自知力,也就是强迫症的患者对自己的这种强迫的症状能够认识,也知道是病态,也会主动接受治疗,这是它的特点。疯子它的表现是这样的,他的言语、思维行为已经明显的表现不正常了,但是患者不承认自己有问题,不承认自己有病。最典型的疾病就是精神分裂症。精神分裂症已经明显得出现了不正常的表现,但是患者自己不会主动接受治疗,不承认自己有病。我们在临床上称为无自知力。那么强迫症属于神经症范畴,精神分裂症属于重型精神病的范畴,它们是有本质的区别的。也就是说精神分裂症它和强迫症是不一样的,强迫症也不会转化为精神分裂症,但个别情况除外,比如一些重型精神病的早期它会出现强迫症,也就是会出现强迫症的表现,但它和强迫症还是有本质的区别的。
语音时长 01:15

2019-07-04

62516次收听

强迫症的一线4种药物
强迫症的一线4种药物,一般用的是抗抑郁药物,包括盐酸氟西汀,盐酸帕罗西汀,盐酸氟伏沙明,盐酸舍曲林。1、盐酸氟西汀,盐酸氟西汀药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一粒是二十毫克。治疗强迫症就要需要剂量大,一天需要六十毫克的剂量,也就是一天三粒。2、盐酸帕罗西汀,药也是一天需要五十毫克的剂量,一片是二十毫克,也就需要一天两粒半。3、盐酸氟伏沙明,是一种抗抑郁剂,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计量一粒是五十毫克,用药治疗强迫需要加到三百毫克,也就是一天六粒的剂量。4、盐酸舍曲林,也是五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每片剂量是五十毫克,治疗强迫症需要每天加到两百毫克的剂量,也就是每天加到四片。任何一种抗抑郁药治疗强迫症都需要足够的剂量。治疗时候,一定要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加量,逐渐加到治疗剂量来进行巩固治疗。
语音时长 01:41

2019-07-04

60923次收听

强迫症能彻底治好吗
强迫症患者经常会关心一个话题,就是强迫症是否能根治。目前医学上很多疾病都不能根治,只能控制症状,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通常精神心理问题根治是一个很难解答的问题,是否需要根治,能否根治,这都需要深入的去理解。比如某个人有强迫性特点,因为每个人的性格都不一样,虽然有强迫性特点,但强迫性特点不会影响个人生活以及他人生活,也就不需要治疗。比如大多数科学家都可能带有某些强迫倾向,喜欢刨根问底、喜欢追究很深、想得很深入,他们通常会把这些强迫的症状转化成一种对社会、对个人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强迫症如果认为是根治,还不如把它对患者的不良影响,对周围社会的不良影响,转变成一种对自己的利处,对社会更有价值的方向,这样就达到某种程度所谓的根治;而不是把自己改变成另一个人,不再对任何事情刨根问底,也不再关注细节,而是要将强迫症合理的转化成一种积极的力量。
语音时长 01:39

2019-06-27

63491次收听

02:15
为什么有强迫症
由于害怕担心,患者就会反复检查,或者反复思考强迫观念和行为导致有强迫症。强迫症和患者的遗传因素、性格特点、不良事件,以及患者的家庭支持情况有很大关系。强迫症不会遗传。目前没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强迫症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强迫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包括:安全感缺失、过度追求完美、胆小、自卑、不自信、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患者容易出现焦虑表现,也容易害怕担心。患者会反复考虑或者反复做事情。所以完善患者的性格是非常重要的心理健康措施。
01:59
强迫症有哪些表现
强迫症最常见的表现包括:第一是强迫观念,又称为强迫思维。是指患者反复思考一些想法、问题。第二是强迫行为。是指患者反复做一些没有必要的动作和行为。除此以外,强迫症患者比较常见的症状是焦虑、紧张、恐慌和担心。强迫症的症状有以下特征:第一,患者知道强迫症状不对、没有必要,但是控制不住,一旦控制自己不去做,就会出现紧张、心慌等焦虑表现。第二,患者能够意识到强迫的症状来自于自身,而不是来自于外界,是自己的一些想法、动作和行为,这是强迫症表现的特点。
02:24
怎样疏导强迫症孩子
疏导强迫症孩子需要从养育环境方面进行调整。发现孩子有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这时家长就需要注意。因为孩子这些强迫想法和强迫行为,提示孩子遭受到不好的对待,或者家长在对待孩子有缺失。家长需要反思,孩子在家庭或者学校是否遇到困难、遇到成长烦恼,家长要多关注孩子、多陪孩子。稍小的孩子可以在玩游戏的过程,把内心的冲突表达出来;稍大的孩子就要聆听内心,比如孩子遭受不公正对待。
05:32
强迫症的自我治疗办法
强迫症如果比较轻,自我调理会有一些帮助,即告诫自己有些动作没有必要,可以强迫自己离开环境,或找另外一件事情做。比如锁门,只要动作完成以后,强迫自己哪怕再担心也不能回来;比如检查自己的身体,告诉自己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死,但是现在自己身体还很健康;比如反复数楼层,问自己这样做的意义到底何在;比如反复洗手,其实是怕细菌、怕死亡,但是要宽慰自己身体很健康,即便皮肤有点细菌也允许。从认知上改变模式,能接受不完美。
得强迫症的原因?
强迫患者在生活中过度关注细节,追求完美,追求确定感的人就是强迫人格倾向,在此基础上,通过一些因素的触发,表现出超乎寻常的一些思维和行为,产生困扰,就会得强迫症;且大多数有一种“不允许自己不完美”的心理倾向,这种人更容易得强迫症。
语音时长 02:16

2018-08-10

56714次收听

挑战强迫性焦虑四步曲
周五时接待了一例从外地来就诊的强迫症患者,很严重的缠绕式思维。下面的文章想让大家了解强迫性想法与行为是如何来的,教你学习如何处置强迫症所导致的焦虑与害怕。这些需要你亲自去做,心理医生不能够代替你去做!这里要强调的四个步骤如下:
如何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患者的个性一般都呈现固有的特性:内向、循规蹈矩、敏感、多疑、仔细、认真、胆小、心理承受能力差。一言以蔽之:自信心不足。正是存在如此的性格特点,所以一遇到外界的不良刺激,就不能冷静、正确地对待和客观地处理。
强迫症的药物治疗
强迫症的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明确,研究显示强迫症的发病与大脑中多巴胺和5-羟色胺功能异常有关。临床上用来治疗强迫症的药物均为抗抑郁药物,主要针对大脑中5-羟色胺系统的功能调节。目前公认有效的药物为:三环类抗抑郁药(TCA)如氯米帕明;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SSRI)如氟伏沙明、舍曲林和帕罗西汀等;5-羟色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