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怎么办
骨折可通过固定制动、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康复训练、营养支持等方式治疗。骨折通常由外伤、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重复应力、骨骼发育异常等原因引起。

1、固定制动
骨折后需立即用夹板或支具固定患肢,避免移动造成二次损伤。上肢骨折可用三角巾悬吊,下肢骨折需保持伸直位。固定范围需超过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石膏固定一般需维持4-8周。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痂形成情况,避免过早负重导致移位。
2、药物治疗
遵医嘱使用接骨七厘片促进骨痂形成,布洛芬缓释胶囊缓解疼痛,碳酸钙D3片补充矿物质。开放性骨折需用头孢克肟分散片预防感染。药物使用期间需观察有无胃肠道不适或过敏反应,严禁自行调整剂量。骨质疏松患者可加用阿仑膦酸钠片抑制骨吸收。
3、手术治疗
粉碎性骨折或关节内骨折需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用钛合金接骨板或髓内钉固定。儿童青枝骨折可采用弹性髓内钉微创治疗。术后需保持切口干燥,定期换药观察愈合情况。内固定物一般需1-2年后根据愈合情况决定是否取出。
4、康复训练
拆除固定后需逐步进行关节活动度训练,早期以被动活动为主,后期增加抗阻练习。上肢骨折可进行握力球训练,下肢骨折从踝泵运动过渡到负重行走。康复期间需配合红外线照射或超声波治疗,预防关节僵硬和肌肉萎缩。
5、营养支持
每日需补充800-1000毫克钙质,适量增加牛奶、豆腐、深绿色蔬菜摄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1.2-1.5克/公斤体重,优先选择鱼类、瘦肉等优质蛋白。同时补充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避免吸烟饮酒影响骨骼愈合。
骨折恢复期间需保持患肢抬高减轻肿胀,定期复查评估愈合进度。饮食应均衡富含钙磷元素,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不可过早剧烈运动。出现患肢麻木、剧烈疼痛或皮肤发紫需立即就医。长期卧床者需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进行呼吸训练防止肺部感染。
相关推荐
02:35
02:12
02:11
02:13
02:16
为你推荐
科普文章
科普文章
热门问题
专家答疑
生活问答
- 1 颅底骨折属于什么骨折
- 2 疑似骨折算骨折吗
- 3 骨折处容易再骨折吗?
- 4 如果骨折有哪些反应
- 5 什么是骨折
- 6 骨折怎么引起的
- 7 骨折怎么处理
- 8 骨折后会再次骨折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