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女性小便失禁怎么治疗

发布时间:2019-06-2766595次浏览

女性小便失禁可以采用4种不同的治疗方法,分别是药物治疗、手术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针灸治疗。其中药物治疗、运动治疗以及针灸治疗适合于症状较轻的小便失禁,严重患者必须要进行手术。

女性小便失禁这种症状经常会出现在产后,也有一些中老年女性会因为其他疾病而出现小便失禁。诱发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原因和身体衰老有很大关系。如果长期不治疗的话,会导致泌尿系统感染。那么女性小便失禁怎么治疗?出现这种症状要注意什么?
  一、女性小便失禁怎么治疗
  1.药物治疗:女性小便失禁一般可以服用一些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进行治疗,也可以配合使用受体拮抗剂和雌激素。这些药物联合应用可以缓解小便失禁,也可以治疗诱发小便失禁的原发病。
  2.手术治疗:对于一些通过药物无法缓解的患者,就只能使用手术进行治疗。手术一般都可以根治尿失禁的症状,但是手术也会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一定的损伤,术后需要长时间的休养。常见的手术方法主要有尿道悬吊术和膀胱颈悬吊术。
  3.运动治疗:运动治疗比较适合于那些尿失禁症状较轻微的患者,运动疗法也无任何副作用,平时只要做一些盆底肌锻炼,就可以有效缓解尿失禁。但采用运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找专门的理疗师,运用正确的锻炼方法才有效。
  4.针灸治疗:通过针灸足三里和三阴交这些穴位,就能够有效提高盆底肌的张力,这样可以改善膀胱功能,缓解小便失禁。
  二、女性小便失禁要注意什么
  1.记录大小便状态:患者最好每天记录一下大小便的状态,这样可以提供给医生,帮助医生追踪病因。
  2.控制水分摄入:注意这类患者每天不要喝太多水,喝太多水的话会加重尿失禁的症状,而且也容易导致身体出现水肿。这个时候要控制水分的摄入。
  3.避免情绪紧张:患者的情绪不可以太紧张。情绪长期处于一个紧张的状态,也会导致小便失禁。在治疗的时候尽量保持平和的心态,积极配合医生。

相关推荐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3:19
24天宝宝一天大便几次
出生24天的宝宝平均每天大便3-5次,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相对次数较多,可以达到3-5次。混合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较少,在2-3次左右。除了关注孩子的大便次数,更重要的是观察大便形态、颜色及孩子的状态。正常大便为黄色糊状,如果出现稀水便、粘液脓血便、黑便,表示孩子大便已经出现问题。如果出现柏油样便,孩子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如果出现颜色重的黄绿色便,可能是肠道炎症;如果是白陶土样便,可能是肝胆疾病;如果孩子某天突然不大便、不排气,有明显哭闹,精神状态很差,吃奶状态也改变,可能是肠梗阻或其他疾病。
02:51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常吗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不正常,要根据孩子的饮食、大便颜色、次数、孩子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大便次数没有改变,颜色是浅绿色,可能因为母亲喂养的形式,和饮食中酸性食物偏多导致的。因为偏酸性的饮食可能导致胆红素氧化,导致大便出现浅绿色。如果大便次数增加,颜色比较重,属于深绿色,要考虑是疾病状态。比如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时,会产生黄绿便;孩子因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益生菌紊乱,也会出现绿色便,只要改善肠道菌群就能恢复;另外,出现绿色大便后,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哭闹、不适,吃奶情况是否正常,体温、精神状态如何,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3:03
新生儿每天大便10几次
新生儿大便不能光看次数,还要注意大便性状、孩子状态,才能判断每天10次大便是不是正常。吃母乳的孩子,如果一般状态很好,没有明显的哭闹,大便也基本成形,成一个糊状的黄色便,那么即使是10次,也是正常状态。如果小孩吃奶不好,伴有哭闹或者呕吐,大便性状是水样或者粘液,或者大便的颜色发黑,可能就是病态症状。观察孩子的状态,主要指排便是否伴有发热、呕吐、等异常情况,如果有就要做全身检查,判断是否有消化道系统的疾病。总之,不能仅看新生儿大便次数,必须结合大便的颜色、性状、孩子的状态或症状综合判断,才能确定是否正常。
03:01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
出生8天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与喂养形式有关。母乳喂养的孩子,一天大便5-7次或更多,基本是正常情况。混合喂养与奶粉、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少一些。如果喂养宝宝处于不完全充分状态,母乳不充足,可能出现饥饿性腹泻,若伴随体重下降或不增状态,就会认为是不正常状态。观察孩子大便,比次数更重要的是形态,稀便还是糊便,里面是否有颗粒的脂肪粒,是否出现粘液、脓血便,或者蛋花水样便,这些都是不正常的情况。观察孩子大便情况的同时,还要关注孩子的情况,比如每次排便前有没有哭闹、呕吐,吃奶后有没有频繁呕吐,体温是否升高,孩子精神状态有没有异常,是否出现嗜睡等情况。若发生异常,应及时就医检查。若孩子各方面都很正常,喂养后排便次数较多也是允许的。
02:53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什么时候
新生儿第一次大便叫胎便,应该在出生8-12小时内排出。胎便形成的原因是,胎儿在妈妈的子宫内吞咽了羊水,或者其他的一些混合物,出生后排出体外。胎便呈黄绿色或黑绿色状态,一天排2-3次比较正常。母乳早期喂养,会促进新生儿肠道蠕动,也会让胎便排出比较快,一般不会超过24小时。也有时候,妈妈喂奶或下奶较晚,新生儿吃的不够,胎便较慢一些,大约在16、18个小时左右排出。如果24小时仍没有排出胎便,需要做进一步检查,新生儿可能存在肠道畸形的问题,或是肠道闭锁、肛门闭锁,或其他肠道疾病。总之,对于刚出生的新生儿,一定要关注第一次大便情况,有问题必须及时请专业医生进行判定,而不是家长自行处理。
大便失禁怎么办
一般而言导致大便失禁的原因以及情况非常的多,但是从治疗的角度而言总共分为三种,分别是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以及这两种效果都没有的时候才采取的手术治疗,生活当中绝大多数采取的都是药物治疗,这也是很多医院比较优先考虑的一种方式。
痔疮手术大便失禁怎么回事
痔疮手术后大便失禁,是一种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一般出现在比较严重的痔疮手术,同时伴有复杂肛瘘等情况。主要原因是因为手术时,损伤了肛门括约肌,收缩肛门是控制大便的一个主要的肌肉,当受损伤时,就会造成术后大便失禁。
大便失禁是什么原因
大便失禁属于比较罕见的病症,而该病症对于患者的精神以及身体上的危害是很大的,所以大家要从病因下手及早的进行治疗或者是做好相关的预防工作,比较常见的原因有肛门先天性发育、畸形外伤、以及肛管直肠疾病等。
产后大便失禁怎么办
产后大便失禁是很多女性朋友都遇到过的情况,这个时候首先要做的就是心理上的护理,让产妇可以保持平常心,接下来就是及时的就医,有条件的话可以多做盆底肌锻炼,还要做好日常的护理工作。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的治疗,有中医疗法和西医疗法。要依据发病原因的不同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比如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损伤引发的,那就要用手术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如果是因为马尾神经损伤所导致的,那就要恢复马尾神经的功能;如果是因为脑肿瘤所造成的,那就要先对脑肿瘤进行治疗。然后,再对大便失禁进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