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大便频繁是癌症吗

57364次浏览

大便频繁不一定是癌症。大便频繁可因慢性结肠炎引起,也可因肠癌引起,应及时到医院检查,明确病因后积极治疗。
  正常的大便规律为每天1~2次,若大便次数增多,可能是因慢性结肠炎引起,吃生冷、油腻食物或精神紧张等原因都可引起慢性结肠炎。但若在大便频繁的同时,伴有大便发黑,还有消瘦、贫血等表现,这种情况应警惕肠癌。因此,出现大便频繁,及时到医院就诊,通过各项检查明确病情。
  大便频繁可到医院做大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必要时还可做肠镜检查明确病因。若是慢性肠炎引起,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要注意日常饮食和生活习惯的调理。若确诊为肠癌,应根据病情选择手术、放疗、化疗等方式治疗。

相关推荐

女性小便失禁怎么治疗
女性小便失禁可通过盆底肌训练、膀胱训练、药物治疗、电刺激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女性小便失禁通常由盆底肌松弛、膀胱过度活动、尿道括约肌损伤、神经系统疾病、盆腔手术等因素引起。
男小便刺痛是怎么回事
男性小便刺痛可能由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尿道结石、性传播疾病、尿道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多饮水、药物治疗、体外碎石、抗感染治疗、手术修复等方式缓解。建议及时就医明确病因,避免延误病情。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用什么药
老年人大小便失禁,具体用药主要根据病因来决定。在临床上引起老年人大小便失禁的原因有很多,如果是由于脑部损伤以及脊髓损伤所引起,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营养脑部神经的药物进行治疗。同时还需要配合进行肛门括约肌的锻炼,缓解大小便失禁。如果是由于患者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类药物导致的肠道菌群失调,从而引发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一些调节肠道菌群的药物进行改善。如果是由于肠道疾病所引起的大小便失禁,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生素药物进行对症治疗。因此具体的用药需要患者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明确判断后对症使用。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8

68588次收听

02:13
小儿大便失禁需要手术吗
小儿大便失禁要不要手术要根据导致小儿大便失禁的原因决定:第一、顽固便秘,顽固便秘指一星期左右拉一次大便,他总在裤衩上会遗留一些便的分泌物,这叫便秘变失禁,这种情况是最为常见的;从根本上治疗这种便秘要形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增加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同时可以服用一些缓泻的药物进行治疗。第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即智力低下,不能控制自主大便,这种孩子主要改善脑的功能、进行排便的训练等来治疗便失禁。第三、局肛门周围的问题,比如有一些瘘管,这种便失禁需要进行做手术。
大便失禁挂什么科
大便失禁可选择肛肠科或普外科就诊,若因分娩问题造成可选择妇产科就诊,若是神经系统疾病造成可挂神经内科。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在临床上,大便失禁,因为排便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主要受自主神经控制,在临床上引起大便失禁的原因主要包括直肠肛管局部的炎症性疾病,或者是因为肛门括约肌受到损伤所引起的症状,一般表现为排便不受自主神经控制。无论何时何地可以大便,大便不自主的通过肛门流出。根据其不同的病因,通常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一般来说,首先通过饮食基础了解,基础治疗。主要针对肛管炎症性的疾病。通常提倡高纤维素食物,避免进食油腻辛辣刺激性食物,使大便成形。必要时可以口服抗生素等药物治疗。第二,可以进行提肛运动。以促进肛门括约肌的收缩功能得到加强。甚至目前治疗。有学者提出采用电生理的方法治疗,也就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或者采用中医中药的方法,增强肛门括约肌的收缩性,从而治疗肛门失禁的作用。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31

51448次收听

大便失禁治疗方法
大便失禁就是临床所称的肛门失禁。治疗方法应该根据不同的发病原因来治疗,如果是由于脊髓肿瘤引起的肛门失禁,应治疗脑或脊髓肿瘤。如果是因马尾神经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首先需治疗恢复马尾神经功能。如果是由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引起的大便失禁,可采取手术修复括约肌或者重建括约肌的方法,来恢复肛门括约肌的功能。日常可以嘱患者进行提肛锻炼,增强括约肌的功能。对于神经性的肛门失禁者,可采用渐刺激的方法以及传统中医上的针灸疗法。肛门失禁的手术治疗,主要是适用于肛门括约肌的损伤,以及先天性的高位肛门闭锁术后的肛门失禁。在手术当中应该注意把握相应的适应症和相关的准备。
语音时长 01:43

2020-03-20

61068次收听

02:53
出生半个月的宝宝一天拉几次大便
不同的喂养方式,导致孩子的大便次数有所不同。纯母乳喂养,孩子大便次数较多,每天5-7次,有些孩子吃一次奶排一次便,只要体重正常增长,孩子无异常表现,属于正常情况。纯配方奶喂养,孩子大便次数较少,每天可能2-3次,或1-2次。混合喂养要分析母乳多还是配方奶多,母乳多则大便次数较多,配方奶多则大便次数较少。也有些孩子大便次数更少,1-2天才有一次大便,但孩子的状态很好,吃奶正常,排便前无明显哭闹和腹胀,仍属于正常状态。如果孩子出现长时间排气不排便,有明显不适症状,吃奶呕吐、体重增加异常,明显腹胀,排便前哭闹等情况,很可能孩子的肠道功能出现异常,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
03:05
新生儿10天大便次数
出生10天的新生儿,其大便次数由于喂养方式不同而略有不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大便次数相对较多,每天能达到5-7次,或者更多也是正常的。混合喂养或者配方奶喂养的新生儿,相比母乳喂养,大便次数会少一些,最少可能2天有一次大便。如果大便的性状良好,孩子没有哭闹,体重增长合理,吃奶、睡眠都正常,这种情况不是便秘,也属于正常状态。想要判断新生儿大便是否正常,除了次数以外,需要重点关注大便的性状和孩子排便前后的状态。如果孩子大便次数突然增多,有明显的哭闹和腹胀,吃奶时有呕吐,应该考虑孩子的消化道出现问题,甚至有肠道疾病、肠梗阻的情况。
03:19
24天宝宝一天大便几次
出生24天的宝宝平均每天大便3-5次,纯母乳喂养的孩子相对次数较多,可以达到3-5次。混合喂养与配方奶喂养的孩子,大便次数相对较少,在2-3次左右。除了关注孩子的大便次数,更重要的是观察大便形态、颜色及孩子的状态。正常大便为黄色糊状,如果出现稀水便、粘液脓血便、黑便,表示孩子大便已经出现问题。如果出现柏油样便,孩子可能是消化道出血;如果出现颜色重的黄绿色便,可能是肠道炎症;如果是白陶土样便,可能是肝胆疾病;如果孩子某天突然不大便、不排气,有明显哭闹,精神状态很差,吃奶状态也改变,可能是肠梗阻或其他疾病。
02:51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常吗
新生儿一个月拉绿色大便正不正常,要根据孩子的饮食、大便颜色、次数、孩子整体状态进行分析。如果大便次数没有改变,颜色是浅绿色,可能因为母亲喂养的形式,和饮食中酸性食物偏多导致的。因为偏酸性的饮食可能导致胆红素氧化,导致大便出现浅绿色。如果大便次数增加,颜色比较重,属于深绿色,要考虑是疾病状态。比如肠炎、肠道功能紊乱时,会产生黄绿便;孩子因感染需要服用抗生素,导致肠道益生菌紊乱,也会出现绿色便,只要改善肠道菌群就能恢复;另外,出现绿色大便后,还要观察孩子有没有哭闹、不适,吃奶情况是否正常,体温、精神状态如何,如果出现明显异常,应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产后大便失禁怎么治疗
产后无力,再加上孕期子宫增长,女性腹直肌,骨盆部分纤维断裂,收缩无力,给产后妇女的排便造成困难。产后大便失禁的女,建议加强日常活动,特别要注意臀部运动,以减少产后大便异常,最好的方法是锻炼骨盆肌肉,这种情况可以自我恢复。
小便失禁怎么办
小便失禁的患者要尽快去医院就诊,明确尿失禁原因,尿失禁可以采取手术治疗、肌肉训练、饮食注意、日常调理等方式来治疗。对于尿失禁的患者来说,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避免过量饮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