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都有什么症状
慢性胆囊炎主要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消化不良、餐后腹胀等症状,可能由胆囊结石、细菌感染、胆汁淤积等因素引起。
1、右上腹隐痛
慢性胆囊炎患者常出现持续性右上腹隐痛,疼痛可能放射至右肩背部。疼痛通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加重,可能与胆囊收缩受阻或胆汁排出不畅有关。部分患者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反复发作时可遵医嘱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曲马多缓释片等药物缓解疼痛,若合并感染需联用头孢呋辛酯片等抗生素。
2、消化不良
胆汁分泌异常会导致脂肪类食物消化障碍,表现为餐后饱胀、嗳气、厌油等症状。患者可能出现大便次数增多或脂肪泻,粪便呈灰白色且带有油滴。日常需限制动物内脏、油炸食品摄入,急性发作期可短期使用胰酶肠溶胶囊帮助消化。
3、餐后腹胀
胆囊收缩功能减退使食物在肠道滞留时间延长,产生腹胀感。症状多在晚餐后明显,平卧时可能加重。建议采用少量多餐方式,餐后适度活动促进胃肠蠕动,必要时使用多潘立酮片改善胃肠动力。
4、低热乏力
炎症持续存在可能导致体温轻度升高,通常不超过38℃,伴有疲倦、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这种情况提示可能存在亚急性感染,需检查血常规评估炎症程度,根据结果选择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等药物控制感染。
5、胆囊区压痛
医生查体时可发现右上腹胆囊区深压痛,部分患者存在墨菲征阳性。超声检查常显示胆囊壁增厚超过3毫米或伴有结石。症状严重者可能需要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但轻度病例可通过熊去氧胆酸胶囊等药物保守治疗。
慢性胆囊炎患者需长期保持低脂饮食,每日脂肪摄入控制在40克以下,优先选择鱼肉、豆制品等优质蛋白。规律进食可促进胆汁规律排放,避免长时间空腹。建议每周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急性发作期应卧床休息。若出现剧烈腹痛、高热或皮肤巩膜黄染,须立即就医排除胆管梗阻等并发症。
相关推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