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补脾最好的中成药

63464次浏览

小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阶段,所以很容易就会出现脾胃不好的现象,更容易会患有疾病,要想达到改善效果,首先就应该选择补脾,而在整个过程应该选择儿童复方鸡内金散,也应该选择建中健胃消食片等等,作用还是比较不错的。

小孩子本身就处于快速的生长发育阶段,而如果出现脾胃不好的现象,也会导致抵抗能力比较差,更容易会患有疾病,所以说首先就应该补脾,这也是婴幼儿最为关键的一个操作,可是大家也比较好奇到底应该怎么样来进行补脾呢,那么补脾最好的中成药有哪些?

一、儿童复方金内金散

成份:六神曲、鸡内金等添加剂。适应人群:儿童饮食消化不良呕吐、腹泻。所具有的功效有很多,健脾、开胃、消食、滞止。治疗消化不良,容易积存食物供儿童使用。

二、江中健胃消食片

成份:山楂、麦芽、山药、陈皮、太子参等添加剂。适应人群:孩子不喜欢吃饭,吃饭非常挑剔的孩子。这种药物其实功效有很多,健脾、助消化、开胃,有效改善儿童厌食,达到治疗消化不良的效果。

三、小儿健脾颗粒

成份:黄芩、茯苓、莲子、山药。适应人群:不喜欢吃东西,容易出现胃痛或者是腹胀的现象,经常腹泻。它的功效有很多,比如说健脾,治疗脾胃虚寒,开胃,消食,而且还可以治疗小儿脾胃虚寒、消化不良、胃痛、腹泻。

四、醒脾养儿颗粒

成份:栀子茶、白眉草等添加剂。适应人群:儿童厌食,经常腹泻,容易尿床。这类药物所具有的功效就是补脾,同时还能发挥健脾健胃,安神养血。治疗因脾气虚弱而厌食,夜间尿床。

五、保婴丹

成份:蝉蜕、天然冰片、丹南星、薄荷、重楼、天竺葵、琥珀、半夏、钩藤、防风、川贝。适宜人群:消化不良发热,胃肠不适,吐奶,拒绝喝牛奶的现象,可有效达到健脾,治疗小儿风寒,改变小孩子不喝奶粉的情况。

相关推荐

02:16
男人补肾壮阳最好的方法是什么
男人补肾壮阳,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调理,不能一概而论。正常男性为提高生活质量可通过食物进行补充,如优质蛋白、坚果类、海产品等,都具有辅助补肾壮阳的作用;肾阳虚导致患者出现腰膝酸软、性欲减退、遗精、早泄、阳痿等症状,提倡多种疗法综合应用,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含有熟地黄、山药、菟丝子、鹿角胶等中药材的中成药进行调整。肾精亏虚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含有枸杞子、菟丝子、覆盆子、五味子、盐车前子的五子衍宗丸。
03:34
湿气重,祛湿气的好办法有哪些
如果体内湿气重,要祛湿气,就要进行综合的调理。一、居住的环境要避免潮湿、阴冷,要做到空气流通、清爽、干燥。二、多吃具有健脾利湿的食物。少吃油腻、过甜、过冷的食物三、加强运动,有助于促进气血循环,促进水分代谢。四、健脾,可选择较方便,使用安全的中成药,如参苓健脾胃颗粒。五、拔罐。祛湿的效果较理想,也无副作用。六、刮痧。可促进血液循环,利于身体散热、祛湿。七、热水泡脚。通过刺激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达到健脾、除湿、通经、利水的作用。
瘦人吃什么东西能变胖
一般,瘦人进食以下食物可变胖:第一,多进食碳水化合物和高热量的食物。此外,多进食些高蛋白食物,如鸡、鸭、鱼、肉,包括猪瘦肉,通过高蛋白食物,促进肌肉和脂肪合成。另外,还需多注意休息,特别是要规律休息,减少熬夜,减少其他的不利于身体健康的日常活动。第二,促进肠道吸收。通过中医中药方式,促进脾胃协调,促进机体肠道吸收。从西医的方面,可以吃些促进消化的食物,可以吃一些益生菌,来调整胃肠道的功能状态,来促进食物在胃肠道的吸收。
语音时长 02:19

2021-09-29

69470次收听

02:08
血瘀体质可以自愈吗
血瘀体质可以得到改善,但是不能得到彻底改变。首先体质就是与生俱来的,基因是什么样的,先天基础是什么样的,是改变不了的。血瘀体质是容易导致一些疾病的,容易形成血栓,心脑血管疾病,容易形成梗塞等,预防血瘀体质得这些疾病,可长期用一些活血化瘀药物,把血瘀体质维持到一个平和体质状态,维持到一个正常状态,让身体不会因为这个体质而得病,改变不了体质,但是阻止因为血瘀体质而导致的一些疾病是可以的,所以长期服用活血化瘀药物可以维持相对比较好的状态,如丹参、丹参滴丸、桃仁、红花等。
孩子老上火有哪些原因
主要上火的原因是免疫力下降,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对孩子来说,多数是饮食的问题比较多见。因为儿童的心智发育不健全,接受外界的精神刺激,引起上火可能性比较小,另外孩子对于饮食的控制,自制力不够,食用一些容易上火的食物,时间长就容易上火。像孩子吃肉比较多,吃蔬菜比较少,因为儿童咬合力不够,所以特别容易吃一些软的食物,像一些肉类的食物比较爱吃,如果吃的肉比较多,像羊肉或者是鸡肉之类的,这类肉吃的多就容易上火。另外就是小孩贪玩,睡眠时间比较少,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纠正,也容易造成免疫力下降,出现上火。因此孩子经常上火的原因,不外乎两点,一个是饮食的问题,另外是不好生活习惯的问题。
语音时长 01:30

2021-06-25

101676次收听

逆时针揉腹危害大
按摩小腹时,一般都选择顺时针按摩,选择逆时针按摩有一定危害,容易出现腹部胀痛、便秘等情况,会加重消化不良的症状。选择按摩时,同时还需通过正确的方式,比如需要用双手手掌心擦热之后进行按摩,效果更出色。
03:02
体热怎么办
体热可通过减少辛辣煎烤食物的摄入,喝清肺热的泡茶饮,多饮水,保持心理平衡和适当的运动,保持睡眠的规律等方面来进行调理。一、要清楚体热的具体部位。减少辛辣煎烤食物的摄入,喝清肺热的泡茶饮,如金银花、金莲花、罗汉果等。二、要多饮水。水能灭火,平时工作中要多饮水,以便清除体内的内火。三、平时要保持心理平衡和适当的运动,保持睡眠的规律。减少因生活起居中的不良习惯导致内火。体热在平常生活中是非常常见。大部分是因为情志化火或内生的痰热或血热引起。表现为口干、上火、舌痛、牙干、痤疮、便秘等。
02:23
体内湿气重怎样祛除
在中医上并没有明确的湿气这个词,湿气其实是一种邪气,俗称湿气。湿气重的症状表现为身上起水泡、口气比较重、大便黏腻、食欲不振等。湿气重了就需要化湿,药物治疗的话,以健脾化湿的中药为主。但是最重要的还是生活习惯的改善,平时生活中要加强锻炼,适量的运动不仅可以祛除湿气,还有益于身心健康。药补不如食补,饮食上还是以清淡为主,湿气重的时候会比较喜欢吃重口味的食物,所以要控制自己的饮食,改变饮食结构,不要吃油腻辛辣的食物,因为辛辣的食物会伤及脾胃,脾胃功能的退化会加重湿气。
血虚体质的表现有哪些
血虚体质的表现临床主要包括脸色没有光泽,嘴唇颜色发暗、发紫暗,且女性月经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等。血虚是人体各种体质的表现之一,是一种虚症,除血虚外,还包括气虚,还有气血两虚等各种表现,单纯的血虚在临床上比较少见,一般常见于大出血后,如术后、受外伤后,所以一般血虚常与气虚相结合,血虚者最常见表现是脸色没有光泽、红润度不够,经常说这个人脸色不好,大多数情况下是阴血虚的表现。还有时血虚是女性月经出现各种各样问题,如月经提前、月经拖后、月经周期不准确以及痛经,也与血虚相关。此时要观察自己是否存在血虚的表现。如果嘴唇红润有光泽是没有血虚的;有时嘴唇颜色发暗、发紫暗,此时一般以淤血表现为主,还有的人嘴唇颜色粉红不红润,此时可能一种血虚的表现,如果觉得身体不舒服,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让大夫们确定是不有血虚。
语音时长 01:54

2019-11-22

62379次收听

体内湿气重如何祛除
体内湿气重怎么祛除?首先可以通过食疗,比如薏米煮粥,淮山煲汤等,都具有祛湿的功效。此外还可以选择红豆、茯苓、淮山、党参等放到煲汤的材料中,煲成粥或煮水喝。二、运动。运动不仅可以缓解压力,还能够加速体内湿气的排出。跑步、竞走、游泳等运动有助于活化气血循环,增强体内的水分代谢。湿气重的人大多数是饮食油腻,缺乏运动的人。这些人常常因为感觉身体沉重,四肢无力而不愿活动。三、清淡饮食。肠胃系统关系到营养以及水分代谢。保护好胃肠道的最好方法就是清淡、适量、均衡的饮食,肥甘厚味等油腻食物不容易消化,易造成胃肠的闷胀、发炎,所以不要吃。
语音时长 01:40

2019-09-04

56507次收听

治疗阳瘘最佳中药方子
治疗阳瘘的中药方子有很多,目前经常被大家使用的主要有两种。分别为五倍子方和杞叶羊肾汤,但需要大家长期服用才可以用于治疗阳痿。当然阳瘘患者也可以考虑其他的治疗办法,比如说心理疗法、以及茶疗法等。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痰湿质和湿热质。痰湿质就是指体内多余的水湿代谢不出去,在体内堆积形成痰湿。痰湿质的主要症状一般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脸上出油比较多,大便容易比较发粘。还有一种常见的体质就是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因为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比较多,再加上平时容易喜欢吃一些比较油腻、辛辣的食物,也容易使体内产生湿热。湿热的意思是既有湿又热,主要是脸上容易起痘,包括后背也容易起痘,脸上容易出油比较多,再加上小便容易发热、大便容易粘滞不爽,因为体内产热比较多,患者会有口干、口渴,包括口中有异味、心烦,还有舌苔黄厚的体现。营养过剩或者是平时喜欢吃辛辣的一些人,湿热体质是非常常见的。
语音时长 01:28

2019-03-28

53939次收听

牛膝的功效与作用
活血化瘀、滋补肝肾的中药材有很多,牛膝就是其中的一种,可能少有人知道它。牛膝的好处还远不止这些,它还能起到保健的效果,可以用它来泡酒。遵医嘱服用牛膝,对人的腰膝酸痛、肾虚等常见病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月见草油的功效与作用
月见草油主要是来自月见草的种子,经低温榨压而来。天然的月见草油呈淡黄色,约含有90%的不饱和脂肪酸。油中含有棕榈酸、油酸、亚油酸等。ω6-亚麻酸含量在7%~10%,能帮助调节女性体内的激素那月见草油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呢?
中医的阴阳是什么
阴阳是中国古代文明中对蕴藏在自然规律背后的、推动自然规律发展变化的根本因素的描述,是各种事物孕育、发展、成熟、衰退直至消亡的原动力,是奠定中华文明逻辑思维基础的核心要素。概括而言,按照易学思维理解,其所描述的是宇宙间的最基本要素及其作用,是伏羲易的基础概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