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科普文章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补脾最好的中成药

63467次浏览

补脾常用的中成药主要有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归脾丸、四君子丸、香砂六君丸等。脾虚可能与饮食不节、过度劳累、久病体虚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食欲减退、腹胀、大便稀溏等症状。建议在医生辨证指导下选择药物,避免自行用药。

1、补中益气丸

补中益气丸由黄芪、党参、白术等组成,适用于脾胃虚弱引起的气短乏力、内脏下垂等症状。该药能升阳举陷,改善因脾虚导致的中气下陷。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感冒发热者不宜使用。若出现口干舌燥等阴虚症状需停药。

2、参苓白术散

参苓白术散含人参、茯苓、白术等成分,主治脾虚湿盛所致的食少便溏、四肢乏力。其健脾化湿作用显著,适合长期腹泻或水肿患者。糖尿病患者应注意制剂中含糖问题,服药期间需配合清淡饮食,避免加重湿邪。

3、归脾丸

归脾丸由党参、龙眼肉、酸枣仁等配伍,针对心脾两虚引发的失眠健忘、面色萎黄。该药兼具补脾养血功效,适合思虑过度耗伤气血者。服用时忌浓茶咖啡,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可能影响凝血功能。

4、四君子丸

四君子丸以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基础方,专治脾胃气虚导致的食欲不振、脘腹胀满。作为经典健脾方剂,药性平和适合长期调理。儿童及孕妇应在医师指导下减量使用,不可与藜芦同服。

5、香砂六君丸

香砂六君丸在四君子汤基础上加入木香、砂仁,适用于脾虚气滞引起的嗳气腹胀、消化不良。其行气健脾双重功效明显,但阴虚内热者慎用。服药期间出现胃脘灼热应停药,建议餐后温水送服减轻刺激。

脾虚患者除药物调理外,需注意规律三餐、避免暴饮暴食,可适量食用山药、红枣、小米等健脾食材。冬季忌食生冷,夏季勿贪凉饮冷,适当进行八段锦、太极拳等舒缓运动。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消瘦、水肿等表现,应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中成药需坚持服用1-2个月方可见效,期间应定期复诊调整用药方案。

相关推荐

黑蚂蚁的功效与作用
黑蚂蚁具有抗炎镇痛、调节免疫、延缓衰老等功效,主要用于风湿痹痛、体虚乏力等症。黑蚂蚁的药用价值主要来源于其体内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及微量元素,传统医学常用于泡酒或研磨入药。
龟苓膏的副作用
龟苓膏适量食用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但过量或特殊体质人群可能出现胃肠不适、过敏反应等不良反应。
桑树的作用
桑树具有药用、食用及经济价值,其叶、果、枝、皮均可入药或食用,主要有降血糖、抗氧化、润肠通便、抗炎及护肝等作用。
01:59
肝肾阴虚吃什么药
肝肾阴虚是中医证型,治疗肝肾阴虚需要滋阴益肾、补血养肝。可以服用一些滋阴补肝、养血行血的中成药进行治疗,如坤宝丸。坤宝丸中的何首乌、地黄、枸杞子、龟甲等有补肝肾、益精血的作用,赤芍、地骨皮、知母等具有清热凉血、滋阴润燥的作用,珍珠母、酸枣仁等有镇静安神、养心益肝的作用,还配有女贞子、南沙参、白薇等多味中草药,可以达到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功效,对肝肾阴虚所引起的头晕目眩、失眠多梦、潮热盗汗、易疲劳、口渴咽干、失眠多梦、腰膝酸痛等一系列症状有不错的治疗效果。
02:02
肝肾阴虚吃什么中成药
肝肾阴虚可以服用坤宝丸等中成药,对调理肝肾阴虚的症状有不错的效果。坤宝丸由枸杞子、地黄、酸枣仁、珍珠母、石斛、麦冬、南沙参、当归等23味中药材配伍组成。方中的枸杞子性平,味甘,具有补肾养肝、益精明目、壮筋骨、除腰痛、久服能益寿延年等功用。地黄甘重于苦,质润甘滋,苦寒清泄。入心、肝经,清热凉血而除烦止血;入肾经,滋阴生津。全方配伍具有滋补肝肾、镇静安神、养血通络的作用,对缓解潮热多汗、失眠健忘、心烦易怒等肝肾阴虚症状,有比较好的改善效果。
湿气重运动能排湿吗
运动和排湿气没有直接关联。湿气重的表现有身体困重、舌苔白腻、脉象濡滑等现象。湿气重的病人也可能会涉及到脾胃的毛病,脾胃湿困会出现脘闷,肚子胀,不想吃饭,或者出现便溏等等症状。运动和去湿气没有直接的关系,汗意的湿和湿气的湿不能一概而论,但是运动有助于身体所有的健康,可以健脾健胃,有助于通过健脾健胃来排除湿气,而不是直接的出汗就能排湿气,对于去湿气也有一定的关联作用。
语音时长 01:27

2021-12-30

77051次收听

身体忽冷忽热原因
身体忽冷忽热这种情况,也可以说是临床上比较多见,一种情况属于这种病理状态,多数有一些感染性的疾病,多是一些细菌性的感染,有一些病毒性感染也是这种情况,高烧之前就会出现怕冷四肢哆嗦、寒战,另外盖上被子以后也不能够缓解,但是寒战过后就会出现高烧,甚至高烧超过了39~40℃或者是伴有出汗,这种感染性疾病那么就会出现忽冷忽热的这种情况。另外除了细菌感染以外,一些原虫的感染,像疟疾,疟原虫的感染也会出现这种忽冷忽热就是寒战,发烧这种情况也是出现,除了一些感染性疾病以外,我们身体的激素水平的失衡,这种情况也会出现忽冷忽热的情况,尤其是女性的朋友在更年期的时候,出现了一些更年期的综合征,也会出现这种身体的忽冷忽热,既怕冷又怕热的这种情况,也会经常出现。临床上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植物神经功能的紊乱,用中医的说法就是营卫不和、营卫失调,于是循行在我们机表的营气,营是经营的营,营气和卫气,卫是保卫的卫,营卫气、营气和卫气的功能失调了,那么身体的也会出现,忽冷忽热的这种情况。
语音时长 02:00

2021-07-09

98388次收听

02:21
吃什么增强免疫力
增强免疫力的食材和药材有比较常用的人参、蜂王浆、灵芝,这些都是可以提高免疫力的,想要避免这些食材导致的上火症状,可以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进行服用。蘑菇、奶制品、维生素或者大家补充一些微量元素,这些东西适应的人群也比较广。高尿酸血症或者痛风的患者、菌类过敏的患者不能服用菌类,其他人都可以服用。乳糖不耐受的人不能服用奶制品类,其他的人也是可以服用的。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也是不错的选择,服用非常方便,若不清楚体内缺哪种维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的,不建议单独服用一种维生素,可以吃复方制剂,补得很全面。
体质的分类
体质可以从五行、阴阳、体型肥瘦、秉性勇怯等方面进行分类。五行分类法:阴阳二十五人分类法。阴阳分类法: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体型肥瘦分类法:肥人、瘦人、肥瘦适中人。从秉性勇怯分类:勇敢之人、怯懦之人、中庸之人。正常的体质即身体强壮,且无寒热之偏的体质,形体肥瘦均匀、健壮,头发生长而黑,面色红润,肤色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目光有神,精采内含,鼻色明润,嗅觉通利,口和,唇红润,胃纳佳,四肢轻劲有力,能耐受寒热,二便正常,脉象从容和缓,节律均匀,舌质淡红、润泽,苔薄白。
语音时长 01:55

2019-09-16

56590次收听

01:42
胃火旺的症状
胃火旺的症状有会出现口臭、口干,甚至口渴。胃火旺的患者中医表明体内胃气炽热,导致火热内盛。严重会出现舌苔开裂,以及牙龈肿痛、舌头发红,部分患者还会出现食欲大增,因为胃热炽盛的患者食欲特别好,而且非常容易饥饿。胃热炽盛的人还会出现大便干结,甚至小便短赤,这时提示体内胃火越来越重。中医认为肝火犯胃,比如情绪激动导致肝火犯胃,引起胃热炽盛,所以,胃热炽盛除饮食因素以外,还跟情绪有关,还有部分患者因为经常熬夜,也导致火热上炎,出现胃火盛的表现。
胃疼怎么处理
胃疼要明确分析病因,对症治疗。胃疼是日常生活中一种非常多见的症状。胃疼出现后,要明确引起胃疼原因,比如天气、饮食、情绪这些因素,要避免这些因素对胃造成刺激,加重胃疼的症状。其次,在临床中一些常见的急、慢性的胃炎或消化性溃疡,以及消化不良等,也会出现胃疼的症状。胃疼的一般不会太严重,如果疼痛很严重时,要加入药物,进行辅助治疗;同时要注意避免生冷饮食,刺激性饮食,以及摄入坚硬食物。胃疼很严重时,除了服用一些奥美拉唑的抑酸药以外,还可以加一些解经止痛的药物,但止疼片对胃疼的缓解只能达到一个治标的作用,不能完全的治愈。胃疼时还要尽快去医院就医,最好做胃镜检查,明确胃疼到底是什么原因引起,再针对病因去治疗。胃疼患者还要注意戒烟、限酒,尤其要避免摄入一些煎烤食物。
语音时长 01:50

2019-07-12

61667次收听

祛风的中药有哪些
祛风的中药一般有白芷、羌活、防风、桂枝、当归、荆芥等,建议遵医嘱用药。
中医体质的分类
中医体质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体质判定标准,分为九类,分别是平和质、气虚质、阴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气郁质、血瘀质以及特禀质。平和质就是正常体质,特禀制就是过敏性的体质。在养生保健的时候,要先判定患者是属于什么体质,根据患者的体质进行个体化的体质调养和养生保健,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单一的一种体质,很多时候是一个人相兼有各种体质的情况,需要在专业的中医师的指导下进行辩证分析,得出正确的体质以便于进行体质的调养和养生保健。
语音时长 01:07

2019-03-28

52525次收听

02:37
男性常见体质类型
男性常见的体质类型主要有两种,其一是痰湿质,其二是湿热质。痰湿体质是指当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易引起气血津液运化失调,水湿停聚,聚湿成痰而成痰湿内蕴表现。表现为形体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比较明显,大便容易发粘,出汗多而黏腻,手足心潮湿多汗,常感肢体酸困沉重、不轻松、面部经常有油腻感,嘴里常有黏或甜腻的感觉,平素痰多。由于男性抽烟、饮酒的情况较多,所以湿热质男性比较常见,表现为面部和鼻尖总是油光发亮,易生痤疮、粉刺,总是觉得口苦,舌苔黄厚。
金贵肾气丸的功效与作用有哪些
金贵肾气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功效和作用有补肾壮阳、益精填髓、强筋壮骨、提升免疫力、抗氧化和抗衰老等。具体分析如下: